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教育> 教育资讯>正文内容
  • 在课本里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 2019年09月05日来源:中国江苏网

提要:各地中小学陆续迎来秋季新学期开学。从这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课程需使用统编版教材。其中,新编语文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古典文学作品大幅增加。

各地中小学陆续迎来秋季新学期开学。从这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课程需使用统编版教材。其中,新编语文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古典文学作品大幅增加。从《诗经》到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品,这些古典名作的加入让语文课本变得“文艺范”十足。

优秀的古典名作文字洗练、意境优美、思想深刻,让孩子早读、多读,无疑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文字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在作品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从小建立起文化自信。一篇篇优秀的古典名作,如同一粒粒种子,假以时日,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破土萌芽,绽放出灿烂的文化自信之花。当孩子们逐渐长大,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些从小培养的文化自信就会形成牢不可破的社会共识,在生生不息中把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华文明的自信代代传承。

孩子的思想是一张白纸,倘若我们不用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去率先渲染,糟粕思想和错误观念就会趁虚而入。用文化自信帮助孩子们自小练就强健的思想“体魄”,他们就有足够的辨识能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语文教育承载一定的人文教育因素,但课文中出现过一些真实性存疑的外国名人故事,引发不少家长质疑。例如《爱迪生救妈妈》一文,聪慧的爱迪生在7岁时,就帮助医生为妈妈完成阑尾炎手术,然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手术的时间却远远晚于那个时候。同样遭到诟病的还有《地震中的父与子》《华盛顿砍树》等课文,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出处待考证或细节经不起推敲等问题。相比而言,讲好我们自身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故事,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人类的美德自然是相通的,但当孩子们先领悟到民族的美,再欣赏世界的美时,就拥有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文化自信培育也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操之过急。就拿语文课本来说,倘若违背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一味要求他们对古诗文死记硬背,可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课堂上,老师不妨多讲一讲作者的趣事,说一说作品背后的故事,充分培养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种自信的培养,不能是生搬硬套、强硬说教,一定要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责任编辑:郑伊丹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