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声|构建“树形”思政教育体系
- 2019年09月03日来源:中国江苏网
提要:思政教学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工作,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是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
思政教学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工作,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是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近年来,我们整合和改进素质教育内容,提出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树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树干”,现代企业文化为“树枝”,为人处事道理为“树叶”,心理健康调适为“叶茎”,职业行为养成为“果实”,创新构建了“树形”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政治性和学理性作为思政教育教学的“结合点”,坚持国家、社会、个体三层面的思政教育,以深入细致的理性分析说服教育,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育教学中,学院注重线上学习和线下体验的有机结合,在“线上”发起活动邀请、竞赛、讨论交流等,在“线下”要求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联合制作融合型微课等数字化资源,真正把思政教育的价值性、知识性统一在网络平台主流引导上。同时将线上学习浏览与线下活动体验积分排名与促学上进联合起来,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专业知识培育和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
产教融合是培养新型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在新型学徒制试点中,学院创新了全新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徒制的校企育才方式。学院创办了“训练营”教学实训模式,让学生具有了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让专任教师既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也承担合作企业的技能提升培训等任务,并依托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思政教育活动,把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实践性统一在产教融合中,实现了学校、企业、市场三要素融合。
在思政教育中,学院通过三个课堂的全方位教育,创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素质汇总积分银行的有效形式,把主导性和主体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中,采取了多项趣味性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第二课堂的治理改革中,学院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以活动为载体,开阔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能力、提升了学生素养;在第三课堂的实习改革中,倡导志愿者服务,着力引入社会和企业评价机制,把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素养能力的实际要求融入教学工作中,强化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还根据教师云平台上的个人作品贡献度及有效引用量进行公开课认定和业绩奖励,根据学生三个课堂上的综合表现,形成的素质积分报告分别送到生源所在地的基层单位组织和家长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灌输是基础,启发加引导,两者相统一,才能让学生在灌输中掌握必要够用的知识,在生动启发引导中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院利用云课堂,通过情景汇演、激情演讲和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知识灌输,还利用慕课、微课、讲坛等形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共同探讨交流。特别是在教室的功能上,学校按照主题分类、采用“U”形桌椅摆放等空间形式将教室改造成思政体验室,让学生在开放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同时强化师生互动,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实现启发教育、自我教育的最高效应。在课堂上,师生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各抒己见,屡屡出现许多有主见、有个性的独特见解,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学院还利用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思政教育方式,为每个学生建立知识点、德育点的可视化的学情分析与档案库,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媒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