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观的父母易让孩子自暴自弃
- 2015年06月28日来源:互联网
提要:马丁·塞利格曼说过,父母是乐观的或是悲观的,对孩子人格形成影响巨大,父母对自己生活的解释风格会影响孩子解释风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发展的解释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与评价,因为“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父母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有位母亲询问我是否应该把她的孩子送到封闭式的问题少年学校里去,因为她已经对自己上初三的儿子深感绝望了。叛逆、厌学、逃课、离家出走、早恋,儿子的这些行为让这位母亲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很明显这个孩子具有青春期问题的典型特征。我告诉这位母亲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并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重新对孩子抱有信心,但她却只顾倾诉着自己的痛苦和绝望,数落着儿子的诸多不堪,比如儿子不打招呼就带女孩子到家里来,在网吧里打工不肯回家等,并坚持认为把儿子送进封闭式的学校是唯一的选择。
从这位母亲的态度来看,她觉得孩子的行为是悲观的,是无法改变的,这种悲观的心态隔绝了亲子关系可以沟通和交流的渠道。于是儿子开始用自己的顽劣不堪来迎合母亲悲观的态度;而母亲把儿子送进封闭式问题少年学校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在摧毁儿子的自信。在这个斗争的过程中,母亲越来越悲观失望,孩子也越发地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过,父母是乐观的或是悲观的,对孩子人格形成影响巨大,父母对自己生活的解释风格会影响孩子解释风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发展的解释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与评价,因为“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父母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那么什么是积极的解释风格呢?塞利格曼认为事件好结果的原因需要解释为有永久性的、普遍性的与人格化的,而事情坏结果的原因需要解释为暂时性的、特殊性的、非个人化的。比如在案例中母亲正确的解释风格应该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青春期特有的(特殊的),教育方法不当所造成的(非个人的),如果教育方法得当是可以改变的(暂时性的);而错误的解释风格就会罗列孩子所有的错误(普遍性的),强调他是坏孩子(人格化的),而且很难改变的(持久性的)。作者:孙云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