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过后容易过度放纵 专家提醒:考生放松要"慢慢来"
- 2015年06月11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专家提醒广大考生,高考结束后,适当放松是必要的,但对压力的释放要“慢慢来”,也不要因为过分在乎成绩而痛苦郁闷。
6月11日讯 备受关注的高考9日落下帷幕,经过“浴血奋战”的考生心态各异,有的准备彻底放松,聚会、K歌、熬夜上网,而有的则担心成绩及未来填报志愿的情况,焦虑不安、郁郁寡欢。对此,专家提醒广大考生,高考结束后,适当放松是必要的,但对压力的释放要“慢慢来”,也不要因为过分在乎成绩而痛苦郁闷。
高考过后容易过度放纵
据了解,每年从高考过后到新生入学期间,随着考试压力的消失,很多考生都会打乱平时的生活规律。有的考生开始三五成群地搞聚会,彻夜狂欢;有的考生终日沉迷于网络,通宵达旦;有的考生赖在床上疯狂补觉。另外,还有不少考生自认为考试发挥得不理想,焦躁不安,整天不出门,闷在家里。
市一院健康管理专家郝新生说,高考结束后,考生的心理由紧张转为松弛,这期间,很容易出现放纵、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很多考生通过喝酒、通宵玩乐等过度放纵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殊不知这种方式,会严重影响到考生的身体健康,毕竟两个月后,他们还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以健康的方式适当放松
郝新生表示,高三毕业生因为学习忽视睡眠已是常态,高考过后,首先要注重的应该是充足的睡眠,要养成早睡早起的规律睡眠习惯,尽量做到适当午休。至于饮食方面,不要暴饮暴食。“几乎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有考生因暴饮暴食而引发急性酒精中毒、肠胃炎。”郝新生提醒,高考结束后,考生的饮食仍然要保持规律、有节制。
另外,考生在考前复习时眼睛就已经很疲劳了,考试后,许多人还不分昼夜地玩电脑、看电影,此时眼疾发生率也相当高。所以,这部分学生一定要松弛有度,尽快回归到有规律的生活中。
郝新生建议家长,在高考结束后,及时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可以带孩子出门旅游、爬爬山,或者让孩子学一些技能,比如在家帮着做点家务、学开车等,以健康的方式适当放松。”
细心观察孩子心理变化
很多家长都十分关注孩子考前的心理状态,而忽视他们高考后的心理变化。其实,高考结束后,考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引起家长的关注。郝新生提醒,高考后两周是心理问题高发期,家长在高考过后尤其是发布成绩的时候,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家长要与他们多沟通。如果孩子有特别明显的失眠、胃口差、焦虑、悲伤、动辄发脾气等情况,应该及时请专业医生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科学的方法缓解他们的紧张心情。” (记者 赵芳 通讯员 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