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二十三,连云港家家户户“祭灶”忙迎新年
- 2021年02月05日来源:连网
提要:“‘祭灶’一过,年就近了。”胡梅兰老人感慨地说:“接下来就该是忙年了,家家户户大扫除、备年货,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又到腊月二十三,民间的“祭灶”节。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在港城,很多人还称“祭灶”为“小年”。小年,是年终岁尾的重要时刻,也是整个春节的开始,进入小年,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忙着送灶神、除旧尘、备年货、过新年……
2月4日上午11点不到,家住海州砚池社区的居民张继富已经开始忙着做午饭了。在他家的灶台前,已经贴上了灶神憨态可掬的画像,两侧还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红色的灶神像和对联让清冷的家里顿生喜庆。虽然只有一个人,但是日子比较特殊,张继富的午饭便颇为丰盛:一锅油光发亮的红烧肉正在灶上沸腾着,掀开锅盖,浓浓的肉香顿时扑鼻而来;灶台另一侧还有一只砂锅,里面煲着鲜美的鸡汤。他告说,老伴要照顾双胞胎孙子,中午都在儿子家吃饭,平时自己也就随便吃点对付了,但今天是小年,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一定要吃点好的,那是对灶王爷的恭敬,也是对来年一家人幸福美满生活的企望。
“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些好吃的‘贿赂’一下他老人家,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张继富笑着说,“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他老人家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这一天,实际上就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祭灶”的时候还有很多规矩和禁忌呢。首先就是不能高声说话,或者让孩子在灶王爷的像前吵闹,夫妻之间也不能在祭灶的时候吵架,否则就会因为惊扰到灶王爷,让灶王爷生气致使一年的好运气都跑掉了。另外,晚上不做饭的时候,锅里也不能是空的,一般大人们都会放一块大糕在锅里,寓意“灶神高升”。
“我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各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太好,所以‘祭灶’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节日之一,虽然那时并不懂‘祭灶’的含义。”说这话时,已经67岁的张继富不禁陷入了儿时的回忆:祭灶那天中午,只有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人们都会一家人团聚,家家户户杀鸡宰鱼,并准备好鞭炮,以便晚上送灶神升天。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喜欢灶台前憨态可掬的灶神像,更垂涎那一桌平时吃不到的鸡鱼肉蛋汇集的美味,也期盼黄昏时刻热闹而喜庆的送灶鞭炮声的响起。
当然,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提高,那一桌美味在如今孩子们的眼里早已诱惑不再,不过古老的习俗依旧要传承。特别是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中,早已鱼肉飘香,不少人家还提前准备了鞭炮和糖果,以便傍晚之际欢送灶神归天。74岁的居民胡梅兰便是其中一位,昨天中午,她不仅早早就准备好一桌丰盛的美食,还提前买好了糖果盒鞭炮,她告诉笔者说,“我小的时候就听父辈们讲过‘祭灶’的来历,相传,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督善恶的神,他每年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回报,当他返回天上之前,民间为其设祭送行。”“祭灶”这天,人们不仅要用丰盛的美食作祭,还要有味道香甜的饴糖,也就是麦芽糖做贡,主要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以便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家多多美言。
胡梅兰老人表示,送灶多在黄昏入夜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在桌子上摆上大糕、糖果等贡品,同时燃放烟花爆竹,热热闹闹地送灶王爷升天汇报工作。现在虽然没有这么多讲究了,但“祭灶”这天,很多人家还是会刻意丰富一下餐桌,不少人家也保留着晚上吃糖和放鞭炮送灶神的古老习俗。
笔者了解到,古代的“祭灶”是仅次于中秋节的一个节日。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祭灶日就有详尽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诗写得真实细致饶有情趣,足见古代民风对祭灶的重视和食品的丰盈。
“‘祭灶’一过,年就近了。”胡梅兰老人感慨地说:“接下来就该是忙年了,家家户户大扫除、备年货,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