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城如何寻求医药创新发展路径
- 2015年09月24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孙飘扬:近年来,恒瑞医药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国际化两大战略,紧跟全球医药前沿科技,加快药品研发创新和国际市场开拓。
主持人:记者 周莹
●嘉宾:
恒瑞医药董事长 孙飘扬
正大制药董事长 谢 炳
恒瑞医药副总经理 沈灵佳
主持人: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医药改革的纵深推进,医疗健康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过程中,港城药企是如何对待新一轮发展机遇,并寻求自己的发展路径呢?
■ 紧跟前沿科技,加快药品研发创新
孙飘扬:近年来,恒瑞医药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国际化两大战略,紧跟全球医药前沿科技,加快药品研发创新和国际市场开拓。首先,恒瑞通过加快前沿新药创新,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积极推进国产创新药的发展,如在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生物医药前沿技术领域,恒瑞努力跟随跨国公司的步伐,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而且有多个治疗肿瘤、糖尿病等方面的创新药在美国进行临床实验。其次,恒瑞极力推进有效治疗药物领域的研究,特别针对中国人疾病的创新药进行重点投入和开发。比如目前国内外对帕金森症等药物,亟待重点投入,争取早日突破。第三,恒瑞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努力让中国患者以更合理的价格使用国际一流质量的药品。中国制造的普通产品在欧美市场比比皆是,中国制造的药品试剂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却难觅踪影。为了让全球患者都能用到中国制造的药品,同时也让中国患者以合理的价格使用上国际品质的药品,公司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抢占海外市场,如治疗白血病的基础药物,去年年底在美国上市已经占领了该药品在美国市场份额的40%,在国内公司始终保持市场供应,让国内患者能够使用上国际一流质量的药品。
■ 搭建发展平台,放大产业集聚效应
谢炳:正大制药2014年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8~9%。今年截至6月30日,正大制药的研发总开支有10多个亿,占公司收入的13.7%。目前,正大制药旗下的正大天晴是国内创新药物投入较大的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企业研发体系,形成了以药物研究院为创新载体,拥有江苏省新型肝病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研究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研发平台的初步框架。企业在连云港和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近100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62%,同时在国内数千个医院、数十万医生合作支持下,进行临床研究和实验。到目前为止,集团已经建立了心血管、肝病、抗肿瘤、镇痛等医疗多学科新产品研究和临床实验基地。
在国际方面,正大制药跟哈佛医学院、瑞典的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以色列公司等展开了大规模合作。在“互联网+医药”方面,正大制药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互联网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正大在探索医院、医生、患者、流通领域等一切可能性的互联网应用,采取合作、并购等方式缩短进入互联网领域的时间。我们希望连云港政府借助“一带一路”新机遇,搭建互联网区域发展新平台,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在原有医药产业优势上,继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引领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 恒瑞“中国创新首企”是如何铸就的?
沈灵佳 :目前,中国医药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规模很大,厂很多,集中度很低,研发能力很弱等。那么中国到底应该怎么走,路在何方?恒瑞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企业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创新和国际化两大战略。首先,目前,恒瑞打造了一个创新体系,涵盖了从新药前期发现到临床前的研究、临床开发、注册上市、上市后的评价等完整的新药研发全过程。创新两大要素包括人才和资金。恒瑞先后引进了8位千人计划人才,海外归来人才达到80多人,省双创计划人才7人,一个省科技创新团队,总数超过了1300多人的研发团队,硕士以上比例超过50%。恒瑞长期以销售额的8~10%进行投入,2014年投入6.5亿元。其次,恒瑞建立了自己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也在积极尝试加强用多元合作的方式,建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契约关系为保障的产学研结合体,与专业CRO公司合作,弥补平台的不足。目前,企业整个产品线当中,2个创新药已经批准上市,有2个创新药已经申请上市,有11个创新药正在进行各期临床试验,还有8个已经申报临床,还有一批处于临床前的开发阶段。再次,在创新国际化方面,恒瑞积极推进创新药国际化临床试验。此外,还加速仿制药海外注册。截至目前,恒瑞有19个原料药,还有17个制剂产品,分别进入了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