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狂揽65证书引深思 能力和学历哪个更重要
- 2015年05月12日来源:新华网
提要:又到大学生就业季,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话题,自然能够引发关注。一篇报道试图借助一个三本高校毕业生的故事,来阐释“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的命题——只可惜,“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似乎并不能特别说明什么。
据报道,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孙梦涛,是一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凭借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要毕业了,他面临一份考卷: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
“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经不起推敲
舒圣祥
又到大学生就业季,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话题,自然能够引发关注。一篇报道试图借助一个三本高校毕业生的故事,来阐释“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的命题——只可惜,“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似乎并不能特别说明什么。
应该看到,所谓“重学历不重能力”更多只是一种幻觉,因为当招聘企业还无法判定某个人的能力时,他的学历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证明。但这绝不是说非名校毕业生就没有机会,只不过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的差距,在就业起点上将身段放得更低——与其带着受迫害感抨击企业“重学历不重能力”,还不如直面现实,致力于将求职简历上“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片精彩”的空话变成实话。
回到这篇以“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为题吸引眼球的报道。说实话,文中经不起推敲之处实在太多。比如这位孙梦涛同学,好像被形容为一个无所不会的“学霸”,可随后又轻描淡写来一句“考研失败”,这不是有点奇怪吗?他报考的是哪所高校?又为何名落孙山?文中还提到,孙同学考研失败后“募集了10万元资金创办了一家传媒教育公司”,而且“运营得还不错”。看不惯企业“重学历不重能力”,那就凭能力创业,倒也是挺好的,搞不明白的是,既然运营不错,为何又“有了去企业工作的念头”?
我想说的是,刻意炒作“能力与名校哪个重要”,其实是对非名校毕业生很坏的误导。“反正我不是名校出身,所以肯定找不到好工作”,类似抱怨只会让人意志消沉;相反,勇敢直面才能让人客观理性,并且勇往直前——能力永远是最重要的,只不过,只会抱怨不能直面,绝不是能力高的体现。如果说学历只是能力的一个方面,那65个证书同样不是能力的全部证明;马云就不是名校毕业的,但评价马云的能力总不该先统计他有多少证书吧?
因此,“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无论证书更多还是更少,工作总会找到的,关键是要找怎样的工作,是不是非要和新闻中“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3个月就升职加薪,一年后就年薪20万加提成”的所谓名校毕业生案例去对比?名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真的是人人如此吗?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们,就业不顺就抱怨社会是懦夫的表现,放低身段勇敢地去闯去试,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能力。
学历歧视的背后是用人门槛的攀比
乾羽
在现实招聘过程中,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他们首先看的不是人的能力,而是人的学历——是211,还是985?如果不是,对不起,你根本没有入围的资格。既然没有入围的资格,再多证书又有谁会在意?这些证书抵不过一纸学历、学位证书。对于应聘者来说,学校和学历是他们的敲门砖,当他们连敲门的资格都没有时,他们如何证明自己,如何表现自己?这样的名校崇拜,学历崇拜在社会中太普遍了。
用人单位任性背后的原因,一个是用人门槛的攀比。用人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用人单位的地位和水平。既然,各个单位都争相聘用更高学历、更知名院校的大学生,自己为何要自降身价,降低人才招聘的资格和门槛?所以,你用硕士生,我就用博士生;你用211,我就用985。反正人才也不缺少,反正人才竞争激烈,只要把条件抬上去,总是可以招到满意的人才。尤其是一些高校招聘人才的时候,因为人才的学历和出身与学校的评估有关,在用人门槛上更是狮子大开口,恨不得所有的辅导员都是博士学历,所有的保安都是硕士学历,这导致了人才的浪费,也导致了用人标准的水涨船高。这种攀比是虚荣与浮华造成的。
另一个原因是,学校本来就被分为了三六九等。在本科阶段,学校不仅有本一、本二、本三的说法,而且还有211和985之分。这些未经自由竞争形成的身份,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招生批次和财政投入状况。在这种格局下,好的学校必然越来越好:他们可以招到更高考分的考生,可以聘用更知名的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和项目,可以拥有更充裕的办学资金和条件。而那些没有挂上名的学校,难免在与这些名校的竞争中全面败下阵来,它们在办学的硬件和软件上,被甩出了很远。这种差距客观存在,这种差距也必然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对于招聘单位来说,它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差距,它们当然愿意选择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因为,现实就是如此,高校之间的差距就是如此之大。
招聘者唯学校名气和学历至上,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名校崇拜、学历崇拜。造成这些崇拜的真正成因,其实还是在学校的定位和划分上。既然,学校已经被分出了高下,不同学校的行政级别和财政投入都是不同的,社会在看待这些学校时,又如何能够一视同仁?结果只能是,招聘方会一口咬定没有歧视,其实眼中却全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