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莫砺锋:传统诗词传递的是人格精神
- 2016年06月10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日前,南大教授莫砺锋来连做“连云港经典·阅读”讲座,这已是他第三次来连。对于这座城市,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了。
日前,南大教授莫砺锋来连做“连云港经典·阅读”讲座,这已是他第三次来连。对于这座城市,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了。大家聊天的时候,不再只关注经济指标,更多的是在探讨如何发掘地方文化的内涵。
而此次他带来的讲座主题是:莫砺锋谈传统文化与经典阅读。
现场,莫砺锋教授结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引起现场众多观众的思考与共鸣。报告会结束后,本网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莫教授您好,你和郦波老师同是南京高校的老师,又同在《百家讲坛》被大家认识,所涉猎的,又都是有关古代的文学和诗词,那么,您和他有什么区别?
郦波是我的晚辈,他的导师是我的师弟,可以说我们是同门的。郦波上了很多次的《百家讲坛》,而且也很适合上《百家讲坛》,比较年轻、善于沟通,有很多的“粉丝”。相对来说,我是不太适合上电视节目的。我的学生都说我是一个严肃的老师,不苟言笑。我上《百家讲坛》是非常偶然的。在南大2004年百年校庆的时候,学校想做做宣传,于是,南大主动出面和央视联系,录制本校老师上课的情况,央视就派《百家讲坛》来了。当时,历史系出了3个老师、中文系出了3个老师,我就在其中。
当时录制的时候,完全就是我在给研究生上课。录制后,分上下两集播出,当时我讲的是《杜甫的文化意义》。过了2年以后,《百家讲坛》邀请我去讲唐诗。我有一个朋友,河南大学的王立群,他老去讲,去讲一个个小故事。我个人认为唐诗的根本价值不在故事,所以有心推辞,就跟《百家讲坛》的人说,就按照我的想法及思路讲吧!他们说可以。本来央视要写讲稿。我说:我从来上课也没有教案,就是凭一个人去上课。
他们就说,就不要讲稿了。但有一点,你不能像在南大给中文系学生上课那样讲,你必须要把观众想象成初中文化水平,不能太深。于是,我就尽量往浅里讲。第一讲讲的是《诗歌唐朝》,然后接着就讲《白居易》的专题。我记得当时正值汶川地震,就穿插着四川的杜甫草堂之类话题讲述。个人感觉,在电视上录制讲坛学术的严肃性和普及的生动性要把握好一个的“度”。郦波在这一方面做的很好。后来,我就不录了。《百家讲坛》以普及文化为宗旨,首先要追求准确,千万不能戏说无边,要向观众传播准确的知识。
莫教授,在百家讲坛中,您重点讲的是白居易,在唐朝白居易是被奉为偶像的,那您怎么理解偶像这两个字,在您的心中偶像的意义及分量到底有多重?
其实,在我的心中,偶像里面唐代诗人还轮不到白居易,我最喜欢的是杜甫。我的心中是第一杜甫、第二李白,白居易要排到四五名以后。讲白居易是因为央视点名要讲的。白居易在唐代绝对是偶像,杜甫的诗在唐代还没有很多的读者,他的地位是后来才慢慢上升的。在唐代,盛唐时是李白,中唐就是白居易了。晚唐有一部书叫做《诗人主客图》,就是把中晚唐以后的诗人,按照不同的风格流派、影响进行排序。
白居易被称为广大“教化者”,就像菩萨一样,大家都信仰他。所以,在他被贬官的时候,他自己说: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自己的诗。寺庙的墙壁、旅店里、客船上的柱子上都是我的诗。江边的学校里,孩子们朗诵的也是我的诗。所以,白居易在唐朝绝对是偶像,他有很多的“粉丝”。他有一个忠诚的“粉丝”--葛清,葛清把白居易的二三十首诗全部纹在了身上,前胸、后背、胳膊、腿,全部都有。你要问他白居易的哪一首诗在哪里,他就指给你看。可以说,他当时就是一块活动的白居易的诗板、诗牌。
白居易之所以能被大家喜欢、接受,主要是他写出了老百姓的生活,写出了百姓的喜怒哀乐,反应了民生疾苦,成了百姓的“代言人”;同时,他的诗歌的风格特别通俗,不深奥。有一个传说,说是白居易写完诗后,叫人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说听懂了,他就不修改了。老太太说,还不太明白,白居易就再修改,修改的再通俗一点。就这一点,白居易是当之无愧的偶像。白居易确实是唐朝很流行、很优秀的诗人。
您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言论:“中国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相比,功利性太强。”您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一名资深的专家,您是怎样去做的改变?
好像我没有直接说过这样的观点,但我认同这样的观点。中国的教育现存两大问题,第一:教书育人,在育人的方面做得很不够。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首先,要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要让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其次,才是学习知识。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把第二个方面当做教育最重要的事情来做。第二: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大学,基本把培养学生看做择业训练,就好像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好工作。大学最主要的是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人格;择业方面的培训是次要的。
举个例子:有一本书叫《伟大的书》,是哥伦比亚大学大卫·邓比写的。大卫·邓比在毕业30年后,回忆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受教育时,到底是哪一门课程对自己的事业起的作用最大?他回想一下,发现不是那些专业课,恰恰是一门非专业课,是一门经典著作教育,具体讲西方文学的,像圣经、莎士比亚等等。这门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健全人格,而不是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主要讲述的是西方文化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应该掌握哪些东西。大卫·邓比的反思正说明我们大学的不足,我们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专业的,是技能的,怎么样做人,没有课程去教学生,人格的培养上是一个很大的欠缺。
现在,教育部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了,教书育人的育人也提到了重要的程度。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慢慢来做。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包括杜甫的诗、《论语》、《孟子》这样的经典,实际上给我们传递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它传递的是一种人格精神、一种思想。好的人生观、好的意识形态,我们的祖先对于世界上的不同的价值观的判断,这一点,用我们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正能量。
在这个“快餐”时代,您怎么看待“快餐”阅读与经典阅读?
现在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都有一个“快餐”化的倾向,比如大家看手机。我在南京坐地铁的时候,看到10个人有5个人都在拿着手机看。对于这种“段子”手、“快餐”化的流行阅读,我本人没有评论的权利。因为我不了解,我是不用手机的。所以手机上有些什么我不知道,当然我也没有兴趣去看。
我个人认为,这种片段阅读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及时性,他流行的很快、消失的也很快,过几天,谁也不会在回想它。他的存在是短时间的,同时又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他不可能给大家展示完整的知识结构,更谈不上人格熏陶了,因为他是浅层的、“快餐”化、娱乐性。而我们阅读经典的著作,首先他不是娱乐性的,读书是一个很艰苦的事情。今天我们的讲座叫做“连云港经典·悦读”,这个“悦”字,用的特别好,与我们南大不谋而合。
从去年开始,南大的本科生,不管哪个专业的本科生,都推选4本书,叫做“悦读经典”。要让同学们以愉悦的心情、欣赏的心情来读这些经典。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很像,大学生全面的人文熏陶、知识面的扩大是必须的,是基础。所以,阅读经典可不是去看手机上的段子,哈哈大笑过后什么也没留下。阅读经典,书中好的句子、好的思想、好的认识都能给我们启发。这是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