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文化>正文内容
  • 蒋介石曾三次计划反攻云南
  • 2015年05月25日来源:南方都市报

提要:关于蒋介石“反攻大陆”,大陆史料谈得最多的是1961年4月的“国光计划”。但实际蒋介石“反攻大陆”从他一败退到台湾就开始。

蒋介石曾三次计划反攻云南

鲁道源抗日军旅诗集《铁峯集》。

文武双全的抗日儒将

鲁道源的故乡昌宁是云南穷乡,以前连公路都没有,鲁道源离开昌宁到昆明读书走了整整一个月。在这种地方出生长大者,有点文化已不错。但鲁道源年轻时就是京剧票友,善工铜锤花脸。滇军出师抗日时,昆明群众团体接连搞了几次欢送京戏晚会,他出演《霸王别姬》中的项羽。

1942年驻军江西,鲁道源买了八蟒八靠的京戏剧装八大箱,又聘民间演唱京戏的文、武、须生、青衣、花旦的艺人做教员,挑年轻的士兵学习排练演唱,组成京戏队。他还接纳流亡青年学生组成话剧队,编演救亡剧目。统名“春秋剧团”,自兼团长。剧团经常在战斗间隙为军民演出。

戎马倥偬之际,鲁道源以研习诗书画为志趣。其书法笔力苍劲。其画以古松、翠竹、腊梅、山鹰等为最常见。而其诗更见功力。1952年鲁道源与夫人谭正良在台湾重逢,他第一句话就问谭:“你带了我的书没有?”鲁道源说的书就是他的抗日军旅诗集《铁峯集》。《铁峯集》共收录鲁道源诗作242首,为抗战年间所作,记述战事、抒发杀敌报国情怀的诗占绝大部分。

后来,这本被鲁夫人遗留在昆明的诗集,竟被儿子鲁以国在美国的一个博物馆中找到,可见它在当年影响之大,流传之广。

翻开《铁峯集》自序,一腔豪情铁志澎湃涌来:“迄于今日,源治军辄倡铁血救国之旨,盖当兹抗战已逾五稔,胜利愈近,艰苦日棘,正我神明华胄危急存亡,一发千钧之际也!务望上下一心,全国一体,鼓造化之洪炉,铸军民而岳峙,如铁峯巍峨雄峻之不阿,坚壁峭石之不变,任敌之残暴凶猛,而我当之仍屹然矗立而不动,持之以久,倭寇之智尽力索,国际风云好转,反攻之期到临,自然摧枯拉朽,还我河山,雪我国耻,此诗稿之所以名铁峯之微义云尔。”

一生最遗憾不能魂归故里

鲁道源万万没想到,他1938年别乡出征竟是永别故土,竟无缘再见“铁峯”。1952年去台湾后,那海峡成了他的乡愁。1985年3月鲁道源病重,女儿只能从大陆赴港与他通话问候。弥留之际,他在电话中问女儿:“昌宁是否还存在?家乡办了学校没有?公路通了没有?”他对子女说一生最遗憾的只有三件事:抗战离开昆明后再也没回过云南;没能马革裹尸;不能魂归故里。鲁道源逝世后,葬于台北五指山,子女把其墓碑设计为“魂望云南”。

鲁道源有过回云南的机会。1949年7月,鲁道源任国军第十一兵团司令兼五十八军军长。李宗仁任命他取代卢汉为云南省主席。但尚未到任,局势骤变,卢汉反戈。河南省主席张轸劝鲁道源步卢汉后尘,他以“忠臣不侍二主”为由予以拒绝。

曾任解放军四野第43军副军长的李作鹏曾说,他指挥最为得意战斗之一,就是率43军全歼鲁道源和张淦兵团。1949年11月,国共粤桂边战役打响。11月28日午夜,鲁道源逃到广西玉林。29日上午,玉林政要名流接到一张请柬,说十一兵团司令兼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莅临本县,于下午4点在吉星楼宴请各位。那吉星楼是当年李宗仁交际玩乐的场所。没想到宴席还没开始,北流方向传来解放军的隆隆炮声。鲁道源慌忙驾车向西逃去。在溃逃途中,为了跑得快些,官兵把随身带的金银都丢到井里。

当鲁道源在逃往越南的路上时,鲁夫人谭正良也在逃往缅甸的路上。但此时谭正良所住的昆明太阳巷12号“云茂元”大门照样开着,一条狗坐在门外警惕望着过路行人,几件刚洗的衣服晾在天井,一切和往常没有两样。只有一个人知道那是谭正良在唱“空城计”,他就是民国昆明末代市长曾恕怀。谭正良走的前一天去向曾恕怀还钱,曾拒绝说:“这是我和子泉(鲁道源字)的事,与你无关。而且你一路要钱用。”

谭正良逃亡带着五个孩子,最大十来岁,最小的还要抱着,搭乘烧煤的货车。同车有两个解放军边纵战士,吓得她话都不敢讲。一路经常喝爬满虫蝇的污沟水,为此她种下终身胃溃疡,晚年恶化成胃癌而亡。

谭正良最大的憾事,是笠原幸雄在南昌投降时呈缴给鲁道源的祖传佩刀留在了“云茂元”,那佩刀是滇军的荣光。

到台湾后,一段时间鲁家过得很苦。鲁道源的座椅背后墙上几十年挂着一副对联:“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横联是“则天下太平矣”。他一生廉洁,到台湾时一贫如洗,每月工资才400元新台币。虽然台湾当局对他有免费粮食供应,但他要接济比他更穷的五十八军官兵。因此鲁家经常用地瓜丝拌饭。菜是凉拌鱼腥草,锅炒地瓜叶,煤球烧辣椒沾酱油酸醋。谭正良不止一次夜间去偷摘农民地里的地瓜叶,还常到菜市捡菜贩丢弃的菜叶。鲁道源有时想喝酒又买不起,就喝炒菜用的白酒,烧几个辣椒做下酒菜。无奈,只好自己养鸡种菜。

受命组军“反攻云南”

鲁道源曾有机会改变苦日子。1954年蒋介石要他去台湾“国防部”任局长。蒋召见他四次他都没去,就派“国防部长”郭寄峤来请。一见到鲁道源,蒋劈口就问:“找你几次为何不来?”鲁答:“在家种菜养鸡忙生活。”蒋说:“要你去国防部是希望你继续为党国效力。”鲁答:“谢领袖信任,我一生厮杀疆场,实在坐不了办公桌。”蒋又说:“你们这些老将都不愿意回来我身边,那反攻大陆时怎么办?”鲁答:“只要领袖反攻的号角一响,我第一个来报到。”

鲁道源之所以不愿去“国防部”任职,一方面他认为“军人事业在战场”;另一方面当时正是台湾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军界人人自危。他敢于抗拒蒋命,则因为他对蒋有勤王之功。1935年3月,蒋赴贵阳督战围剿长征红军,红军欲进攻贵阳,龙云令孙渡飞驰贵州“勤王”。鲁道源率部随行。他侦察到红军要经黄泥哨包围贵阳,立即带兵到黄泥哨阻击,给蒋解围。其实那是红军佯攻贵阳。但国民党史料仍记载着鲁道源的“勤王之功”。

关于蒋介石“反攻大陆”,大陆史料谈得最多的是1961年4月的“国光计划”。但实际蒋介石“反攻大陆”从他一败退到台湾就开始。从1950年到1959年,蒋介石有过三次“反攻云南”计划:第一次是1949年底,蒋任命败退至金三角的第八军军长李弥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次是1955年,蒋派“游击专家”柳元麟回金三角,成立“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这两次史料都有记录。第三次不仅大陆至今无人知道,连台湾也少有人知。因为它缺少美国支持而胎死腹中———这就是1959年计划由鲁道源回金三角组军的“反攻云南”计划。

柳元麟是蒋同乡,又曾任蒋侍从室少将副侍卫长,蒋为何会放弃亲信柳元麟转考虑鲁道源?原因有五:第一,鲁是抗日名将,作战英勇;第二,金三角几千国军残部大部分是五十八军官兵,柳元麟的参谋长和四个副总指挥都是五十八军出身,浙江人柳元麟难以驾驭;第三,鲁拒绝张轸劝他起义,表现了对蒋的忠诚。第四,鲁指挥过兵团作战;第五,1949年国民党曾任命鲁道源取代卢汉为云南省主席。因此从各方面考虑,鲁道源都是统兵“反攻云南”的最佳人选。此时蒋已不是考虑打游击,而是要组建正规军大举“进攻云南”。

鲁道源早就在等这一天。不仅是因为又可以上战场,还因为这是打回故乡,也可以趁机离开复杂的台湾军界。受命后鲁道源昼夜不眠制定作战计划,绘制作战地图。万事俱备,东风却没有吹来。美国拒绝对这次计划予以美元援助。蒋介石只好放弃了计划。

后来鲁道源对鲁以国说起此事说:“蒋不懂金三角,我回到那里,搞钱容易得很。”1991年鲁以国曾到过金三角美斯乐,那些古稀之年的五十八军老兵瞪着眼睛看着他,拉着他的手说:“埋埋散(注:云南方言,表示惊叹),太像你爹了!看到你就像看到鲁军长。那些年我们天天往东北看,盼你爹回来带我们打回家乡。”

50多年过去,那“反攻云南作战计划和地图”文件已解密,且破旧泛黄,但由鲁以国带回大陆的五十八军军史《壮志千秋》却少了最后一章“剿匪平乱”。鲁道源古稀之年多次交代子女:“重印《壮志千秋》,务必要把最后一章‘剿匪平乱’删去,那是兄弟自残,是五十八军的憾事,是家丑。”“务必删去”四个字,显露了鲁道源晚年反思当年误入内战的内心痛苦。(文/林文俏,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媛媛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