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河小区车主私设地锁抢“车位” 居民出行难
- 2014年05月14日来源:连云港新闻网
提要:戴律师认为,居民完全可以对私设地锁影响出行的做法进行劝阻、制止,这在法律上称作“私力救济”。“同时,社区、街道应当进行协调,尽快成立一个业委会,聘请物业公司进驻,加强小区管理。”
车主抢“车位”,小区私设地锁很火。这一来,车主自己有了固定地方停车,却给其他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老人、孩子被迫走马路,居民面临出行难,安全隐患极大。”近日,家住新浦区龙河小区的居民向本报反映。5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小区,进行相关调查走访。
小区现状 车主私设地锁很火
当日上午8点半,记者来到新浦区龙河小区,在该小区西面两排居民楼之间的人行道上,从南至北停着数十辆轿车。
在这些轿车底下,记者注意到,中间都被橘黄色的地锁给锁着。简单数了一番,同样的地锁有几十把。有些地锁已经安装好,但尚未投入使用。
此时,停靠在路口处的几辆轿车开动了,由于路面较窄,人们行走比较困难。一位老人拄着拐杖、一名女子推着婴儿车,被迫走在了马路上。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车蹭到。
“白天还好,晚上车子就更多了,到处都是,咱们出行极为不便。”拄拐杖的老人说道。
车主抢“车位”,小区私设地锁很火,此类跟风现象,俨然成了一种“圈地运动”。
车主诉苦 外来车辆争着停车
车主王先生拉开了地锁,把车子开出来。见此,记者上前询问。王先生告诉记者,小区没有物业,也没有正规停车场,由于不收费,附近许多外来车辆也都过来停车,“他们的车子进来了,我们就没地方停,于是,就只能安装地锁抢‘车位’。”
“一把地锁一个车位,没有地锁的话,业主随便停车,秩序就乱了。小区里没有物业,暂时也没有其他方式管理。”车主宋女士说。
居民心声 老人出行极为不便
车主有了固定停车的地方,却给其他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老人、孩子被迫走马路,居民面临出行难,安全隐患极大。
张先生有辆拉货的机动三轮车,他没有安装地锁,平时都把车子停在路边。
“现在不仅人行道上安满了地锁,就连居民楼前也满地都是。有的车主把绿化带也占用了,打上水泥地坪用于停车。”张先生说。
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小区居民饱受私设地锁、圈地划界的困扰。
律师说法 公共区域不得占用
那么,在小区内,未经其他住户同意,私设地锁停车,这种行为,是否合法?
为此,记者咨询了连云港海郡律师事务所律师戴高明。戴律师表示,小区内道路、人行道以及绿化带,均属于建筑物的公用区域,而不属于某一个业主。倘若有业主私自改变其用途,设立附属物,该行为对于其他业主均构成侵权。
“私设地锁,给不特定的第三人,比如盲人、老人、孩子等,造成损害的,车主将面临民事赔偿;情节严重的,还将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戴律师说。
遇到这种问题,居民应当寻求何种途径解决?
对此,戴律师认为,居民完全可以对私设地锁影响出行的做法进行劝阻、制止,这在法律上称作“私力救济”。“同时,社区、街道应当进行协调,尽快成立一个业委会,聘请物业公司进驻,加强小区管理。”
此外,戴律师建议,相关部门也应建立一个投诉平台,畅通对私设地锁的投诉渠道,并且落实好停车管理,提高执行力,根治抢“车位”这一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