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新闻> 看点观点>正文内容
  • 连云港制造业2025,路如何走?
  • 2015年06月11日来源:中国江苏网

提要:田伯平:制造业2025,简单的理解就是制造业由大变强。虽然江苏制造业基础比较好,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但是其产业附加值并不高。

省社科院研究员 田伯平

省社科院沿海沿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古龙高

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局局长崔义中

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

黄文传

● 连云港制造业基础比较薄弱,连云港制造业2025关键是夯实产业基础

● 推进2025关键是通过新技术改造制造业生产模式,变革产学研合作方式

● 与其苛求弯道超车,不如脚踏实地加速工业化

● “互联网+”将成为连云港制造业2025的契机

弯道超车并不一定适合连云港

主持人:连云港制造2025的构想非常具有战略意义,但是连云港有自己的市情,即在现有的基础上努力打造“连云港制造”,才能将质次价低的“帽子”彻底抛掉。那么,连云港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怎么平衡?怎么看待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呢?

田伯平:制造业2025,简单的理解就是制造业由大变强。虽然江苏制造业基础比较好,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但是其产业附加值并不高。一个地方发展,制造业是基础,做现代化的强国首先是制造业的强国。连云港的情况也是这样。当前,连云港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还需要补工业化的课,即当苏南等城市从3.0向4.0跨越的今天,连云港还需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然后才能向4.0发展。这就要求连云港要做好制造业的功课,大规模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不是抛弃制造业,一门心思跟随其他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这样的基本判断是因为一个城市的工业化阶段是不可以跨越的。每个城市的发展阶段是同这个城市的设备条件、企业家素质和产业环境相匹配的,即这个城市的工业化环境是逐步积累的。虽然很多城市都认为许多东西是可以引进的,但是引进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也需要时间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城市的工业化阶段不是由当地政府说了算,而是由企业家决定。工业1.0城市的企业家理念和市场眼光同工业4.0城市是不一样的。你很难要求一个乡镇企业家拥有国际化视野,因为这种视野是需要一步步提升和积累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连云港必须按照其他城市的老路一步步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连云港必须积极地引进新技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国外工业现代化走了100多年,连云港工业化不能再用100年的时间走。连云港需要通过吸取新的技术,学习人家的管理经验和吸引人才,加快政府亲商环境营造等方式让连云港工业化的每个阶段短一些,走得更加扎实。不要相信弯道超车,因为弯道超车要求的条件太苛刻了,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车祸成灾。连云港只有实事求是认清形势,扎实推进制造业,才能将自己的制造业2025走得更加稳健。

要关注观念、人才和项目的突破

主持人:在全球大的经济背景下,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巨大压力。目前,连云港已经排出连云港制造业2025的重点产业领域。未来连云港将如何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呢?

古龙高:连云港制造2025工程的推进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连云港制造业的当下。从国家层面来看,当前,连云港工业总量小,制造业规模不大,缺乏海洋工程、节能环保等重大的制造业载体。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产业领域,连云港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只有四至五个产业。其他大多数领域都需要从头开始,从基础开始。从连云港自身来看,连云港制造业存在五大问题:连云港制造业产业规模比较小,产业链短,专业协作的产业集群少,整个制造业的企业也偏少;连云港装备制造整体发展阶段比较低,大部分产业都是上游产业,或者环节产业,附加值比较低;连云港制造业整体生产制造能力比较弱,装备水平比较低,缺乏智能化生产设备和厂房;产业整体研发能力比较低,缺乏专业的研发人员和高级技术人才;大临港产业产业门类比较单一,发展水平比较弱,缺乏巨无霸企业和产业。

连云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要想改变这个现状,连云港必须实现三个突破:首先是观念的突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连云港上一轮改革的优势基本上已经被消化,区域发展危机日益增多。从苏北层面看,标兵已远,追兵已近。从全省层面看,苏南制造业基础扎实,苏中制造业正在提质增量,苏北淮安的富士康、盐城的悦达起亚、徐州的徐工、宿迁的电子商务都让连云港感到压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连云港必须更新观念,通过改革措施,为自己打开一片发展的空间。其次,连云港必须实现人才的突破。目前,连云港人才环境虽然在不断改善,但是这些同人才对连云港的期待还存在一些差距。连云港必须打破城市的人情用人老传统,让德才兼备的人被放在合适的位置。再次,连云港必须做好项目突破。没有好项目,连云港制造2025就是空话。随着市场化招商时代的来临,连云港要让招商引资回归市场的本身,让企业担当招商引资的主体。

传统的发展模式将被打破

主持人:30多年前,连云港的制造业刚刚起步。如今,连云港制造业已经形成多个产业,部分制造业产品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今天,连云港制造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挑战,连云港制造业未来的道路将怎么走呢?

黄文传:可以说,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是迈向工业强国的重要一环,而利用数字等科技手段则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当前,全球的制造业正在发生改变,规模化的批量生产正在被定制化生产改变,制造业将迈入扁平化发展阶段。在新的阶段,连云港制造业同所有地方的制造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这样的过程中,连云港必须加快信息化和制造业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信息化,而是将信息技术同产品制造、研发、设计同步推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现有企业的设计、研发部门将被剥离出来,变为一个个科技服务业公司。这些公司承接行业内的设计任务和研发任务,保证企业的定制化生产需求。即根据行业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对原有的设计、研发部门进行重新组合。未来,连云港的制造业企业可能出现三种类型:生产性的企业、设计研发类的企业和品牌企业。品牌企业提出设计理念,设计研发公司将其研发设计成工业产品,生产性企业完成生产和制造。经过协同创新,实现定制化时代的制造业生产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的出现,最终结果就是产学研合作方式变革。目前,连云港制造业的产学研模式是需求导向型的产学研,即根据企业需求,高校院所提供技术服务和产业服务。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方产业需求多,产学研合作繁荣。随着新的制造业模式出现,产学研更多程度上是吸引高校院所的人才到连云港孵化器内创业。这些创业者利用连云港的公共科技资源和配套的政策,实现创业。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提供公共科技资源的高校院所支付经费。当产学研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后,连云港这样的小城市也可能迎来产学研的繁荣,即一个个创客引领连云港的产学研服务类型和品种。

“互联网+”将成为连云港制造新机遇

主持人:当前,“连云港制造”正在快速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港城的企业应该如何作为?

崔义中:当前,国家正在推动中国制造和“互联网+”的结合。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推动互联网在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研发各个方面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能力。

在企业层面,“互联网+制造业”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作要求:首先是智能制造。即研发出一批智能化的产品,比如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其次,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或者叫信息化,即整个流程是被优化的,每一个制造环节是被监控的,能够大大防止不良的产品从上一道工序流到下一道工序。连云港康缘药业提取精制工厂就是这样的典型。再次,建立起工业互联网或者叫物联网。即任何人之间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信息的无缝衔接、实时的交流和共享。将来可以在四个维度,即物和物、物和人、人和物、人和人之间做到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

 



责任编辑:蔡媛媛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