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新闻> 看点观点>正文内容
  • “杀毒治病”重实效,开创反腐新局面
  • 2014年06月09日来源:时评之家

提要:为政之道,要在得人。“边腐边升”、“带病上岗”既损害干部队伍的形象,又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极坏。要防止和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着重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新京报  2014年6月9日)近期,广东省茂名市原政协主席冯立梅等多名涉嫌严重违纪或违法的退休官员相继被查,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反腐新动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以往受官场“潜规则”的影响,不少官员在即将退休或退休后都要抓紧时间“最后捞一把”,并且认为可以“一退了之”不会出事。

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连续查处贪腐的退休官员,折射出反腐斗争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59岁被一些官员视为退休或退居二线的分水岭,在退休前抱着‘最后捞一把’的心理,大肆贪污受贿,以为只要一退休就基本不会出事,这一现象在政治领域被称为‘59岁现象’。”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介绍说。

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认为,一件件退休官员被查的案例表明,过了退休这道线并不意味着“平安着陆”。随着反腐走向深水区,退休也不等于进入“保险箱”,不能享有法外豁免的特权。

记者采访发现,退休官员被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职时以权谋私,边腐边升直至退休;二是退休后“发挥余热”,继续利用在任时的人脉关系谋取利益。

近年来查处的众多腐败案件揭示,不少贪官的腐败问题早已出现。让人奇怪的是,这些人在干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勾当的同时,竟然一路升迁,获得重用,官越当越大,职务越升越快。这就是所谓的“边腐边升”、“带病提拔”现象。相比之下,一些默默无闻、多年来埋头工作的“老实人”却仍然在“原地踏步”。鲜明的反差和对比不能不让人深思。反腐败,不仅仅是某个机关和部门的事,它牵涉到方方面面。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在一起起腐败案件中牵扯出来的贪官中,有不少人属于“带病提拔”和“边腐边升”。这些人许多年前便作风不正、品行不端,甚至灵魂肮脏、劣迹斑斑。在案件曝光之后,大家对这些当年没有被及时查处、反而一路升迁的贪官非常痛恨,也觉得不可思议。“带病提拔”、“边腐边升”已成为近年来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相关案例也信手可拈。

组织上不掌握的问题很难发现,掌握的问题又未被重视。在这样的用人氛围下,我们的监督机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么?当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监督机构要想有效监督,可谓难上加难。甚至在个别地方和部门,监督机构简直形同虚设。

当腐败案件暴露出的贪官早在许多年前就劣迹斑斑但“边腐边升”时,除了埋怨组织部门用人失察外,有人还责怪纪检监察机关查案不力,没有将腐败分子及时揪出来。其实,组织部门也好,纪检监察机关也好,都是凡人,都没有“火眼金睛”。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时很难听到真话、了解到实情;而纪检监察机关呢,在查案时也不能“听风就是雨”,立案查案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加上现在对采取“两规”措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慎之又慎。与腐败分子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相比,我们查办案件还缺乏更多及时和有效的手段。

出现“带病上岗”、“边腐边升”等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到底,在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还不完善,有些管用的制度没有真正坚持,必须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为政之道,要在得人。“边腐边升”、“带病上岗”既损害干部队伍的形象,又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极坏。要防止和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着重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总之,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要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为人民造福、得到群众拥护的干部。褒奖那些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那些老实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相形见绌的干部,教育那些跟风行事的干部,约束那些投机钻营的干部,抵制“最后捞一把”的心理,规范制度,规避“退休不负责”的政策漏洞,惩处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带病上岗”和“边腐边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责任编辑:王俊改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