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官员国外考察失踪:既要国外逮鱼更要筑高堤坝
- 2014年05月16日来源:长沙晚报
提要:只要细心观察,每一名官员的外逃都有苗头,监管部门就要善于发现这样的苗头。当某个官员出访不归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去撤销其职务;当他在国外安家了,我们才发现其已经脱岗好几个月,你说是他们足够精明,还是监管足够迟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给妄图外逃的腐败分子以震慑。” 有专家表示:部分官员是在国外考察时突然失踪的,这是巨大的漏洞。(5月14日《人民日报》)
部分官员在国外考察时突然失踪了,这样的突然,绝不是偶然。这是因为我们的防范工作还存在着不小的漏洞。当我们费尽心机跑到国外去“逮鱼”的时候,花费是巨大的。一方面,我们与一些国家没有引渡条约,有时抓获一名贪官付出的代价,要比这位贪官造成的损失还大,纪委这个“渔翁”只能望“鱼”兴叹。无论是高山、胡星、袁同顺等已经回国接受审判的贪官,还是蒋基芳、陈传柏、杨湘洪等依然逍遥法外的腐败分子,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论:到国外去“逮鱼”真的是难于上青天。
当然,我们必须肯定当前反腐倡廉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眼下,国际社会配合者也多了起来,瑞士已签署了一份关于实施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的宣言。这意味着以银行保密传统著称的瑞士将主动提交外国客户的账户信息,自然对我们的国外“逮鱼”提供了便利。可是即使条件再好,到国外“逮鱼”,仍不如在国内筑牢“堤坝”。以往贪官之所以能够成功脱身,皆是因为我们的防范体系出了漏洞,是我们的池塘有通往国外的水流。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堤坝”再抬高些。
我们需要对走出国门考察的官员进行严格把关。什么级别的官员在出访时需要什么级别的审批,要有一个标准。尤其是对于一定级别的官员,需要进行出访前审计,将他们近年来的财务状况以及办理的事情逐一审查,没有问题了,才许出国。而对于“裸官”更需要有特殊的防范手段,至少不能放到“一把手”或财务管理这样重要的岗位上。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每一名官员的外逃都有苗头,监管部门就要善于发现这样的苗头。当某个官员出访不归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去撤销其职务;当他在国外安家了,我们才发现其已经脱岗好几个月,你说是他们足够精明,还是监管足够迟钝?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追逃追赃工作的通知》,强调把追逃追赃放在重要位置,无论犯罪嫌疑人逃到哪里,也无论逃了多长时间,都要坚持不懈地将他们缉捕归案。这样的决心是巨大的。只不过,我们忙着去国外“逮鱼”的同时,千万别忘了筑高池塘的“堤坝”、提高监管标准,相比之下这更为重要。(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