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谈为官“不作为”:让无为者失位
- 2014年05月14日来源:人民日报
提要:“为官不为”的根子出在干部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到一边,吃不起苦、受不住累,忍受不了寂寞、担不起责任,或当断不断、推诿扯皮,或欺上瞒下、敷衍塞责,或不思进取、碌碌无为。
前不久,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指出:“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此语既令人警醒,又发人深省。
众所皆知,倘若国家公职人员“乱作为”或“不作为”,都是违反了法定之义务。时下的情况是,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作风的管束越来越严,一些干部的“乱作为”现象得到有效遏止,“为官不易”慢慢成为常态。但不可否认,在有的干部身上,逐渐从遵守规矩异化成了无所作为,“为官不易”演变成了“为官不为”。
工作和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而干好工作和事业,需要具有脚踏实地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拼搏的作风,也就是要埋头苦干。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埋头苦干都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埋头苦干的人都是事业的中坚、社会的柱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千千万万埋头苦干的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心血、汗水甚至生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很显然,有的干部“不作为”,贻误工作不说,还会导致整个干部队伍士气低落,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而且会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任务艰巨而繁重,需要广大干部埋头苦干,需要许许多多埋头苦干的干部。
细细想来,“无为”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乱作为”。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可以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不服,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怒道: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就是过啊。为官避事平生耻。职务意味着责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这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
“为官不为”的根子出在干部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到一边,吃不起苦、受不住累,忍受不了寂寞、担不起责任,或当断不断、推诿扯皮,或欺上瞒下、敷衍塞责,或不思进取、碌碌无为。根治这一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问题,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干部能够自觉对思想之垢、作风之弊进行大清扫、大检修,真正树立“为官有为”的决心,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和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时刻保持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与此同时,认真落实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切实可行的考核、监督机制,尤其是制定出与“乱作为”同样能够对号入座的认定,对埋头苦干、积极作为又有成效的干部要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不谋事、不作为的干部,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该警示的要警示,该“下课”的要“下课”,真正做到“廉者上、能者上”,真正形成“干事创业光荣,不干事耻辱”的良好氛围。(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