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MH370失联1月,真相探究不容松懈
- 2014年04月08日来源:新京报
提要:4月6日是马航MH370航班失联整整30天、也就是1个月的日子。对于机上乘员家属而言,过去的一个月显然过于漫长了。1个月的时间既漫长又短暂,只要真相未曾大白,人们就必须暂时忘记任何时间线,把该做、能做的事做好。
对于机上乘员家属而言,过去的一个月显然过于漫长了。
4月6日是马航MH370航班失联整整30天、也就是1个月的日子。
对于机上乘员家属而言,过去的一个月显然过于漫长了。在这一个月里,他们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又从失望到绝望的反复轮回,至今,他们的亲人仍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想要个说法,对他们而言竟如此艰难。
对于急于获得失联真相,弄清客机、乘员下落和事件责任的各方各面而言,一个月的时间似乎又太短:由于马来西亚和马航方面最初提供的信息存在许多缺陷,导致搜救大方向一再变更,搜救范围多次扩大,甚至一度遍及小半个地球,如今虽有所缩小,但搜寻海域面积仍十分可观,且这片海域属于人迹罕至、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区,搜寻成本高、难度大,用“大海捞针”来形容,都嫌远远不够。根据黑匣子所附信标电池理论寿命,4月8日其脉冲信号就可能会中断,届时搜救难度势必会成倍放大,这更令人不由感慨时间之短暂和珍贵。
长也好,短也罢,目前所应该做到的,首先是保持对MH370失联客机的持续关注,保持和加强各方在搜救工作中的投入和协调,不因时间的流逝、国际国内关注热点的转换,而对失联客机的搜寻,对失联真相和责任的探究稍有懈怠。从目前情况看,失联事件信息混乱,真相扑朔迷离,迄今线索依然杂乱,关键的黑匣子究竟在何处,目前尚难最终确认,即便确认,打捞工作也相当艰难,没有这种持续关注和不间断地投入、协调,事件的真相,只能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次,尽管时间紧迫,但仍要保持充分、必要的冷静、客观,相信证据,相信科学,而不能抱想当然的态度和侥幸心理,在搜寻关键线索过程中表现出简单、急躁的情绪。
尽管4月4、5、6连续3日,中国“海巡01”号船和澳大利亚“海盾”号补给舰等搜救舰船,相继在南印度洋海域测得每秒37.5千赫频率的脉冲信号,尽管这一脉冲信号的频率、间隔特点,和美国波音公司所提供黑匣子声音样本“特质一致”,但截至目前,上述线索仍存在许多疑点和不确定性,尚不能据此断定,脉冲信号源就一定是来自失联航班客机黑匣子。此时此刻,必须冷静下来多方核实,确保“十拿十稳”,而不应过于激动。
还应看到,“4月8日脉冲信号中断”仅是最低理论数值,按照许多业内专家的计算,黑匣子信标脉冲信号实际延续时间,应该还会长出10天左右;即便电池耗尽,脉冲信号中断,但黑匣子在水下仍可完整保存若干年,相关信息数据依然保存,通过水下摄影等技术手段,最终找到并打捞出水的希望,依然是存在的。
法航AF447航班空难,2009年6月1日客机坠入大西洋深处,2011年5月1日黑匣子方成功打捞出水,期间耗时长达1年11个月,与之相比,MH370的失联,情况更复杂,可能失事的海域搜寻、打捞难度更大,对此,人们一方面要保持信心,另一方面,则应做好持久战的技术、协调和心理准备。
1个月的时间既漫长又短暂,只要真相未曾大白,人们就必须暂时忘记任何时间线,把该做、能做的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