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出轨”新闻火爆背后的隐忧
- 2014年04月02日来源:南方都市报
提要:其实,如果抛开时效因素的影响,走出新闻胜过旧闻的僵化思维,对比不同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结果必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毕竟在当前阶段“文章出轨”这样的新闻持续成为舆论焦点,这无疑是一种错位且让人忧虑的现象。
其实,如果抛开时效因素的影响,走出新闻胜过旧闻的僵化思维,对比不同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结果必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毕竟在当前阶段“文章出轨”这样的新闻持续成为舆论焦点,这无疑是一种错位且让人忧虑的现象。
这两天网络最热话题当属文章出轨,就在人们围观、指摘的同时,不少人也表达了疑惑:在同一时间,还有很多备受关注的社会新闻,比如马航失联尚没有正式结果,而其他地方亦不乏突发事件,但它们的影响力显得很有限。在“不缺新闻”的情况下,“文章出轨”话题似乎不仅热度峰值前所未有,话题的持续性也让人惊叹。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们更愿意关注文章出轨?
一种解释是“新闻盖旧闻”,过去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前一个新闻还没有结果,后一个就迎头赶上,于是话题“烂尾”。马航失联淡出人们视线,而突发事件的影响似乎也不如以往,这样的现象能否归结于“新闻盖旧闻”?可以肯定的是,“新闻量”在短时间内递增必然会在热度方面彼此影响,“文章出轨”作为一个充满悬疑和八卦气息的新闻,会影响其他新闻的传播,然而,这种关联性可感知也有一定说服力,但却难以测量。
其实,如果抛开时效因素的影响,走出新闻胜过旧闻的僵化思维,对比不同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结果必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正是很多人疑惑甚至失落的关键所在,人们似乎天生对八卦有着本能的围观冲动,而不愿以公共利益之名去关注那些公共政策或突发事件,症结何在?
有必要分析不同新闻的特征,娱乐新闻的主体是社会名流,他们往往有着巨大的粉丝群,生活状况乃至个人隐私都为民众所喜闻乐见。作为偶像,他们大多被塑造出相对正面的个人形象,绯闻甚至出轨这样的负面新闻出现,就意味着一种形象反差,背离了民众的期待,民众必然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其展开批判。在娱乐新闻中,民众经常轻易被带入,继而施展他们的爱恨情仇,这种情绪客观上有利于提升话题热度。与此同时,由于言论往往表现“对人不对社会”的特征,娱乐新闻言说空间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这显然也是这类新闻影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主张保护隐私,正如有媒体号召不要对文章出轨穷追不舍,但别忘记,我们的社会从来不会排斥道德批判和道德说教。
可能无论在当前哪个国家,媒体人的新闻“抱负”只有在娱乐新闻中才可以得到彻底地释放。反观那些反映社会矛盾、弱者不幸以及社会公正缺失的社会新闻,当事人的遭遇被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通常是以公共利益之名,一种通俗的解释是,今天不为别人说话,明天就没有人替你说话,围观是出于彼此的命运共同体,既是关怀也是义务,否则,其结果很可能就如那句名言说的那样:没有人说话,因为已经没有人了。人们对此类新闻的关注热情不可否认,只是,热情背后的隐忧也显而易见。
民众在关注社会新闻时,通常是作为“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出现,出于公共关怀,他们经常会表达意见,从而形成舆论压力,促成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距离的间隔,这种热情很难持续,加上表达过程必然伴随一定的风险,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新闻的热度,也是舆论监督“雷声大雨点小”困境的根源。
人们带着好奇心去阅读娱乐新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讨论公众人物,却很难在扮演公民角色的时候表现出类似的热情。从宏大的时代角度看,娱乐新闻火爆而社会新闻式微,这反映了一种现代性困惑,即人们倾向于“娱乐至死”,对公共事务却越来越冷淡,作为一种趋势,社会学家早就对此有过研究。就此而言,今天看待“文章出轨”造就巨大舆论反响,甚至盖过其他社会新闻这一现象时,有必要看到这一趋势的影响。毕竟在当前阶段“文章出轨”这样的新闻持续成为舆论焦点,这无疑是一种错位且让人忧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