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新闻> 江苏>正文内容
  • 品质更好创新更多,但用工难题待解——江苏春茶上市,一杯茶“品”出哪些新滋味?
  • 2019年03月31日来源:交汇点

提要:“春雨贵如油,春茶贵如金”。上周开始,我省春茶相继上市。今年茶产业有哪些新特点,一杯茶多了哪些新滋味?记者进行了采访。

“春雨贵如油,春茶贵如金”。上周开始,我省春茶相继上市。今年茶产业有哪些新特点,一杯茶多了哪些新滋味?记者进行了采访。

品质更好,产量预计高一成

3月18日,宜兴市大地春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的阳羡雪芽开采,“头茶”价格1200元一斤;20日,苏州东山茶厂的碧螺春上市,更是由于名气高、产量少,每斤卖出了1.6万元;21日,南京中山陵茶厂开采雨花春茶,今年产量预计在6000斤左右……“由于前期雨水充足,温度适合茶树生长,冻害少于往年,今年我省茶叶品质较好,开采时间也比去年要提早一星期左右。”省茶叶协会秘书长唐锁海介绍,江苏茶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预计今年茶叶产量要比往年高出10%。

记者走访南京各大茶叶市场发现,目前茶叶价格和往年基本持平,以雨花茶为例,零售价在1500-3000元/斤不等。天福茗茶王府大街店工作人员介绍,随着第一批春茶上市,近日碧螺春、龙井、雨花茶等绿茶品种持续走俏,前来咨询新茶的顾客明显增多。

“今年高档茶价格有所降低,中档茶略有提高,低档茶基本维持不变。”中山陵茶厂厂长李峰表示,今年雨花茶品质较去年有所提升,“头锅”雨花茶大约只能出产20斤,氨基酸含量较高,营养度较好;而对于后期茶而言,口感则比“头茶”更为浓郁,因此也形成了喝茶人的不同偏好。

李峰说,随着年轻消费者的增多,茶厂近年来试水线上销售渠道,消费者可以通过京东商城和微店进行选购。为了在包装与宣传方面寻求创新,茶厂针对景区的文化市场,结合钟山文创,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人文气息的雨花茶产品,很多前来中山陵游玩的游客也将其当成首选伴手礼。

与中山陵茶厂不同,江苏浦桥玉剑茶叶有限公司今年新推出了“消费定制”模式,即顾客先付款、厂家后生产,厂商根据消费者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产品。公司董事长张宴志告诉记者,“消费定制”区别于传统的营销模式,省去了中间环节,让消费者与生产商“面对面”,实现了价格全透明。“我们把每个环节的成本都真实告诉消费者,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也使得我们的茶叶价格比去年降了一半。”张宴志说,目前已经接到了几百万元的订单款,说明这种让企业和消费者都“省钱”的“真产品、实价格、零距离”模式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机器换人,采茶环节求突破

春茶飘香,茶老板们却是亦喜亦忧。“每年找来的采茶工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今年的平均年龄在60岁到65岁。”溧阳市一家茶叶合作社的负责人说,如今招工成本越来越高,招到的人却越来越老,今年招到的年纪最大的采茶工已经70多岁了。“4.5斤鲜茶才能炒制一斤茶叶,采茶考验体力,拣茶考验眼力,年纪太大的人,一方面干活跟不上,另一方我们也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不敢用。”

中山陵茶厂目前招聘了100多个采茶工,采取按量分配的工资模式,根据每天采摘鲜叶的标准和零售价,按照采茶工的采茶量来计算工资,每天人工成本约150元/人。这批工人多为60岁上下的老年女性,一天的采茶量在1-2斤,由于采茶工人的逐步老龄化,一方面降低了采摘量,另一方面也为采茶工在湿滑地面采摘茶叶埋下了安全隐患。

此外,“头茶”对品质要求高,只能手工采摘,机械还难以涉足,即使“采茶姑娘”变成了“采茶奶奶”,仍是采茶头道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哪怕不是“头茶”,机械化也很难在采摘环节实现。“通常使用机械收割的都是那些比较高大的乔木类茶树,并且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不高,而我们所需要的一芽两叶、一芽三叶茶叶只能人工采摘。”大地春茶研所茶艺师刘冰窈说。

“采茶工问题一年比一年突出,今年普遍反映用工比去年更难,人均工资每天也上涨了一二十块钱,这是一个全国性问题。”江苏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首席专家、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王润贤教授告诉记者,这需要从消费习惯上进行引导,如果消费者没那么注重茶叶外形的话,就可以推行机械化采茶。

目前我省茶叶植保阶段已经可以用机具代替人工,然而采茶环节是用劳动力最多的,也是整个茶叶生产和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程度最低的。我省正在试验用机器把茶叶先全部采下来,再通过参数设置,让电脑来选茶。在制茶环节,不少茶厂已开始尝试“机器换人”。机械炒茶每小时能制作100公斤干茶,而手工炒茶一锅放1斤2两鲜叶,40分钟仅能制成3两干茶。在人员工资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机械制茶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

消费升级,催生茶企新思路

采茶工老龄化,倒逼茶企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消费升级,则令一些敏锐的茶企快速开启转型发展的新篇。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将传统茶叶制作推向更加精品化之外,不少茶企还通过不断创新业态,挖掘行业新热点,其中,“茶旅游”成为不少茶园的创新尝试。

刘冰窈介绍,当地茶园将茶叶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出茶乡旅游路线,消费者不仅可以参观茶山茶园、加工厂区,还可以通过亲身采茶制茶体验、茶文化互动、茶艺培训等,加深对茶产业的认识,促进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

在苏州,90后“茶二代”、江南茶文化博物馆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倩楠探索“茶旅融合”之路,打造集茶文化展示、茶艺培训、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碧螺春茶文化旅游体验中心”,发展特色旅游新业态。她还带领团队与高校等单位合作,创新推出各类花味茶、果味茶、花果茶等26个新品,突破传统营销方式,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碧螺旗舰店”,目前会员已达8.5万人,线上收入超千万元。

“江苏不仅是产茶大省,更是产优质茶大省,随着文化产业日益发展,茶文化已经成为茶产业的灵魂。”王润贤表示,茶是最好跟旅游结合的产业,只有将茶产业与休闲观光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才能提升茶产业附加值,促进茶农增收,推动我省茶产业,乃至农业的发展。

地处苏皖交界的南京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社区曾是经济薄弱村。虽然当地一直有种植茶叶的传统,但过去都是村民单打独斗、零散种植,收入不高。近年来,村里引导零散茶农加入赭洛山茶叶合作社,依托合作社的技术力量和销售渠道,规模化、品牌化运营茶叶,效益大增,大部分茶农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村里还整合资源打造“九华茶坊”园区,为游客提供高标准有机茶园观光体验、红酒品鉴、特供优质农产品采摘以及住宿、有氧运动、垂钓等多种服务,每年可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年收入400万元,推动了茶农从一产向二、三产转型。

此外,省内还有一些茶企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产品多样化。有的茶企积极开发红茶、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如江苏鑫品茶叶有限公司的超微绿茶粉,丹阳吟春碧芽有限公司的茶多酚片、茶叶护肤品等茶叶衍生品的生产量不断扩大,延长了茶产业链。



责任编辑:蔡媛媛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