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两秒生产一只河豚包子 扬中续写“美食之乡”新传奇
- 2019年03月27日来源:中国江苏网
提要:“河豚虾仁鱼排6.5元一块,河豚虾仁狮子头15元一只,一般消费者都能承受。”近日,在扬中豚岛食品有限公司举办的河豚新品品鉴会上,来自沪宁都市圈的餐饮大佬对9道河豚新品佳肴竖起大拇指,一致认为市场前景广阔。
“河豚虾仁鱼排6.5元一块,河豚虾仁狮子头15元一只,一般消费者都能承受。”近日,在扬中豚岛食品有限公司举办的河豚新品品鉴会上,来自沪宁都市圈的餐饮大佬对9道河豚新品佳肴竖起大拇指,一致认为市场前景广阔。
扬中市河豚文化研究协会名誉会长卢万福介绍,进入新世纪以来,扬中连续举办了16届河豚文化节,市区拥有河豚饭店近千家,节庆期间饭店一座难等、酒店一房难求,扬中先后获评“中国河豚岛”“中国河豚美食之乡”。但是,扬中并没有因此自满,而是一直在思考,扬中河豚如何从“礼品经济”走向“产品经济”,从本地市场走向全国商超,变高档消费为大众消费。
转型才有出路。扬中在全国率先试点江水生态养殖,建成全国最大的河豚集散市场,研发河豚菜品150余道,但在养殖、流通到烹饪加工这条产业链上,工业化规模生产一直是“短腿”。
2016年9月,国家农业部和食药监局有条件放开河豚“禁食令”。江苏豚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平和他的伙伴们捷足先登,在市河豚文化研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拿到了全市首家河豚鱼深加工企业准入证,去年12月30日企业顺利投产。国家级烹饪大师、豚岛公司新品研发部经理姚瑞富介绍,他闭着眼睛都能烧出一道美味的河豚鱼,但河豚食品加工完全是两码事。同样是红烧河豚,工业化规模生产,一锅河豚数量有500条以上。水沸腾时锅里的鱼相互碰撞,容易破坏鱼的形状。在“牺牲”了十几万元的食材后,姚瑞富用自制的隔板把鱼一条条压紧、一层层码起来蒸煮才解决了问题。
“河豚食品加工没有现成的经验,就连一些科研院所目前也是两眼一抹黑,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姚瑞富表示,今后每月他们都要开发五六个新品,争取让产品销往海外。
“从和面、调馅、包制,到封装、冷冻,全部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工人只需将面团和馅料分别装入馅斗,河豚包子便可以每两秒一只的速度‘诞生’。”在豚岛公司全自动化生产车间,营销经理刘盛盛介绍,短短两个月时间,公司已开发出真空包装白汁河豚、红烧河豚,河豚包子、圆子和饺子等十几种产品,形成日加工包子5万只、圆子5万只、饺子10万只的产能,并与苏宁易购、顺丰速运、上海海天下集团、北京水产农特产商会等知名品牌建立合作。目前产品已覆盖全国25座大中型城市,在手订单300多单,最大一笔订单金额高达800万元。一直在外从商的扬中人鄂有勇,加盟成为上海杨浦区的代理商,“家乡美味是我的‘乡愁’,同时,我也想让更多外地人品尝河豚美食。”
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认为,河豚产业化扩大了扬中河豚经济的消费市场,吸引更多的城市消费人群,既带动本地老百姓致富,又提升了扬中河豚的品牌价值和美誉度。
3月8日,为期50天的第十六届扬中河豚文化节开幕。以节为媒,河豚产业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沈和建议,扬中可将“经济河豚”“文化河豚”“生态河豚”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互动并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河豚,即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影响力;文化河豚,即注重传承和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相结合,大力发展文旅经济,让老百姓吃出美味,吃出健康,吃出文化;生态河豚,即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动长江大保护,将生态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
扬中市委书记潘早云表示,要发扬扬中人“拼死吃河豚”的精神,不做第一,就做唯一,做优做强做大做好“河豚+”文章,打造“长江生态旅游岛”精品旅游线路,使之成为扬中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