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城乡村游迎双重挑战 绽放魅力还要解几道题
- 2015年08月25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崛起,同质化竞争、接待水平有限、基础设施不足、定位不清等问题愈发凸显。旅游业内人士认为,如何突破这些拘囿,让乡村游真正承担起富民、留住乡愁的重任正在考验着我们。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港城各地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吸引着城里人。乡村游渐渐与海滨游、出境游等一起进入人们出游的备选菜单中。与此同时,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我市已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1家,省星级乡村旅游点47家,还推出了12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但是,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崛起,同质化竞争、接待水平有限、基础设施不足、定位不清等问题愈发凸显。旅游业内人士认为,如何突破这些拘囿,让乡村游真正承担起富民、留住乡愁的重任正在考验着我们。
难题一同质化竞争明显,产品有待产业化
“周末摘葡萄,约不约?”最近一到周末,微信朋友圈都被各种摘葡萄的画面刷屏。相信,大多数港城人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由于我市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在赏花季、草莓季等不同时节里,总有让人欣然向往的乡村游项目。然而,资源的丰富性也带来了一些尴尬,首当其冲的就是内容的重复性。以目前的葡萄采摘为例,既有东海石梁河的采摘园,也有云台农场、东辛农场等近郊采摘项目,而这些项目的争相上马无疑导致了同质化竞争的加剧。旅游专家认为,分散的经营使乡村旅游景区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非常明显,在市场经济中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不少乡村旅游区没有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旅游内容比较单调。
对策:抓好产品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重点建设突出农业生产过程、农村生活特色、农俗文化氛围、致富效果明显的旅游产品。”市康辉旅行社负责人苏新沂表示,而旅游主管部门也在着力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上,做到一地一策、一村一品,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水平,减少同质化竞争。与此同时,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与旅游商贸的结合。
难题二管理力度不够,接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原本周末计划带着父母一起到农村玩两天的,结果摘点葡萄就完事了,别说住下来,就是中午找地方吃个饭都难。”市民孔先生抱怨道。在对乡村旅游点进行调查采访后,笔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个体小农经营方式。“许多景点由个人或村委会管理,处于低水平的管理状态,产品的包装、营销、更新,缺乏创造性,接二(产)连三(产)互动少。”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我市乡村旅游大部分还处于果蔬采摘及农家乐上。与此同时,经营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水平相对比较粗放。
对策:目前,市旅游局正在建立完善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是推进乡村旅游服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实施乡村旅游区(点)标准化管理,引入星级服务规范和景区管理经验,制定基本的乡村旅游设施和接待服务标准,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引导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有计划地培养熟悉旅游、善于经营、遵纪守法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难题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在对草莓采摘项目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察后,市区一家旅行社还是放弃了将采摘纳入到旅游线路中的计划。“没有大型的停车场,公共厕所也达不到标准,别说旅游大巴进不去,就算能进去,我们也不敢贸然带着游客去啊。”该旅行社负责人向笔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事实上,由于投资不足,很多乡村旅游点还没有意识到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进行配套,尚未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和配套的旅游功能,特色品牌产品缺乏。同时由于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乡村旅游中的必要因素如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公共设施简陋、与游客需求不配套,导致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对策:多元化投入,为乡村游发展造血。首先是旅游主管部门在对外招商时,将乡村游项目纳入其中。积极引导境内外投资者和大型旅游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投资建设乡村旅游设施,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通过注入资金、引入先进的经营模式和共享经营网络等途径,带动乡村旅游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充分利用国家、省和市在村镇建设、农林开发、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等专项支持政策,扩大农村经济发展商机,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第三方面是建立乡村旅游发展激励机制。“争取在全市旅游专项经费中单独列出乡村旅游专项发展资金,优先支持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难题四产品开发定位不清,宣传营销尚需增强
近年来,一些地方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农民富了起来,让很多乡镇产生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浓厚兴趣。然而事实上,很多景点只是依托就近的水面、丘陵等自然风光,建筑的风格、内部装饰与景观或环境缺乏协调性。据悉,由于这些旅游项目大都缺乏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市场定位,发展思路不清晰、管理水平不高、发展创新不够。“个别乡村游产品打造中还出现一种不好的倾向,即产品景区化、接待宾馆化,失去了‘农、俗、情、趣、真’等乡村旅游特质。”行业部门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从营销情况来看,大部分乡村旅游区宣传力度不够,许多企业经营主体还未真正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营销手段单一,缺少包装策划,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媒体宣传在整个旅游产业链中的作用。
对策:加快让乡村旅游产品进入市场。“不妨把乡村旅游纳入全市旅游促销的大盘子。鼓励和引导旅行社、自驾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等与乡村旅游点建立长期联系与合作。”市友好旅行社负责人李道勇说,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牵线架桥,一方面,帮助乡村旅游点设计好产品,另一方面给予旅行社及时有效的信息,共同策划乡村旅游的产品和线路。
短评: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出路
(记者徐黎一)从2004年,国家提倡乡村旅游的发展,到2015年,我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走过了10年的历程。成绩也有,亮点也在,但给人的印象似乎永远停留在赏花、采摘这两个关键词上,乡村旅游的发展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期。在笔者看来,经过了对于乡村游重要性的了解后,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这条路无疑就是做好自己。
正如乡村游产品对于人们的吸引,乡村两字是最大的亮点,居住于城市钢筋水泥里的人们,迫切地渴望回归,渴望生态,渴望童年时对于乡村的点滴回忆。相较于带着孩子摘草莓、摘葡萄、摘火龙果,保留泥土的气息,营造乡村的氛围才是对城市游客最大的吸引力。原因如下:带着目的采摘,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农业,获取知识,这样的项目来一次足矣。但是,到乡村田野去,与大自然来个零距离接触,却是一次又一次可以重复的旅行。这是城市发展、历史推进中,人们的必然需求。用数据来证实一下也不妨,1998年,法国游客中33%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而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统计,七年来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更有15%的度假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他们选择乡村度假,不是因为收费低廉,而是在寻找曾经失落了的净化空间和尚存的淳厚传统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乡村游的发展,在笔者看来就是做好自己,这是游客的需求,但他们所要求的必然不是将乡村建设得一如城市。找到了这个核心,接下来,要做的必然是针对游客需求,而陆续拓展出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了。而所有的这些,在规划的初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应当围绕着先前确立的核心要素,来提升乡村旅游点的内涵、突出自己的特色,从而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不败的法宝。以临近海滨的渔家乐为例,不妨将我市海滨资源的特色、海产品等单独列出,然后在开发住、购、游等项目时,将这些特色贯穿其中,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都能体验到当地的特色,都能在享受休闲生活中,感受到一个地方的独特魅力,从而让这种体验扩散出去,成为更多人愿意来、想留下、不肯走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