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教育> 中高考>正文内容
  • 湖北高校频繁改名致校名雷同 部分新生走错校门
  • 2014年05月19日来源:综合

提要:在高校校名换来换去之时,湖北有15所高校换成近似,导致开学时经常有新生走错校门。教育专家表示,学校重在练内功,换校名之风不可助长。

记者杨佳峰

自2010年以来,湖北地区高校新增20余张新面孔,这些院校或是由原来的学院升格为大学,或“独立”,或更名,或合并组建,或新建。目前,高校更名大战还在继续,本月将有武汉工商学院、文华学院等三张新面孔呼之欲出。在高校校名换来换去之时,湖北有15所高校换成近似,导致开学时经常有新生走错校门。教育专家表示,学校重在练内功,换校名之风不可助长。

现状多所高校三次更名

更换新校名仅3年的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本月底将再次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这已是该校的第三个名称。记者发现,曾经三次更名的高校并非只有这一所,如武汉轻工大学和武汉城市职院都曾三次更名。

记者统计发现,两次更名的高校也比比皆是,大约有20多所高校在2010年后相继更名变脸,占湖北普通高校总数约三成。

本月,除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外,地大江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也将转设更名。后者教育部已经批准更名为“文华学院”。

效果改名收获各有不同

“挂新牌子后,学校发展形势比过去好。”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校办主任杨春松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牌子更容易招生。

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相比,前身是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2012年更名的武昌职业学院就没那么走运,连续两年招生下滑,由最高峰7000人的招生规模下降到4000多人。

3年前,武汉大学东湖学院拆除了模仿武汉大学修建的牌坊,校名更为东湖学院。转设更名后,每年可不用上缴给武大2000多万元的“挂靠费”。东湖学院校长助理卢波涛告诉记者,学校并未受到更名影响,无论是招生还是分数线,一如从前。现在自主权更大,投入更多,校方谋求质量取胜,再不用依靠招牌。

影响校名相似不少新生走错门

因为校名相似,去年9月8日开学季,一位武汉理工大学的新生竟然跑到了武昌理工学院报到,而有两位武昌工学院的新生走进了武昌理工学院的迎新点,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新生表示武汉高校名太相近容易搞错。记者在百度知道里发现,有不少网友发出了“武昌理工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有关系吗?”、“武昌工学院和武昌理工学院是不是同一所学校”的疑问。

走错校门还好说,有学生甚至报错学校。记者在微博发现,一位名为“秋幕瑶”的网友在微博爆料称,自己在武昌工学院参与迎新时,接待了一位新生学弟,他说他原本准备报武昌理工学院,结果我们学校和那所学校只差一个字,可怜的孩子居然没看清楚填错了。

频繁改名致15所校名雷同

隐忧

武昌工学院

武汉商学院

武昌职业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

荆楚理工学院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工商学院

武汉职业学院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第二师院

湖北文理学院

荆州理工职院

武汉工贸职院

武汉工业职院

湖北科技职院

长江工程职院

湖北轻工职院

湖北生物科技职院

湖北医药学院

武汉商贸职院

武汉工程职院

湖北科技学院

长江职院

湖北工业职院

湖北生态工程职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

仅一字或一词之差的相似校名,记者粗略统计,湖北就有15对之多。每年高考时考生和家长有点难以分辨,甚至也让校内生犯糊涂。

声音

专家:此风不可长

“频繁更名不是好现象,此风不可长。”知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教授胥青山表示,频繁更改校名表明教育部在高校更名设置和管理上不够严肃,也说明高校自身对办学目标也缺乏认识。高校名称往往概括了高校专业结构,现在缺乏严肃性,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甚至为更名采取公关游说的手段,必然引起名称的混乱,弄出很多相似校名就不足为奇了。连带反应是相互攀比,有些高校不安于现有的名称和定位,蠢蠢欲动都想更名,专科往本科发展、名字也朝“科技”、“综合”靠拢,甚至连地区都不要了,恨不得直接叫“中国大学”。

据介绍,高校的更名设置有一套严格程序,先由教育厅审核,再上报省政府,然后再报到教育部审批。

 



责任编辑:蔡媛媛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