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新风铺展李埝幸福新画卷
- 2015年03月16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近年来,李埝乡以生态李埝、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推动道德文明向农村渗透、先进文化向农村传播、环卫保洁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
“农民过上新生活,日子过得乐呵呵;文明新风齐传播,尊老爱幼倡美德;今天电影明天戏,文化惠农接地气……”时下的李埝乡村,文明向善之风遍吹大街小巷,一幅整洁、和美、时尚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开。
道德引领正民风
近年来,李埝乡以生态李埝、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推动道德文明向农村渗透、先进文化向农村传播、环卫保洁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
“因为孝敬老人俺上了大红榜,村里的叔伯婶子都夸俺,俺以后更得好好孝顺婆婆。”李埝乡辉山村的“好媳妇”冯玉同珍说。该村党支部书记高兰学介绍,自从设置了“好人好事”光荣榜,村民的文明意识越来越高,开展村里工作都便利了不少。在李埝,这样的光荣榜有11个,遍布大街小巷,为提高村民道德文明素质发挥了巨大的平台作用。
该乡以“道德”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打造“厚德李埝”品牌。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目前已建成规范讲堂10所,开讲200多场次,受众达2万多人。精心组织诗词采风、模范巡讲、“身边好人”道德故事征集、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不断深化移风易俗,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美在农家”、“十星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抓住农村妇女这一重要群体,开展了以农家生活“十有”和农家妇女“十做到”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民新生活”培训,引导农村妇女掌握文明生活理念和知识技能。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7场次,使2000余名妇女受益。
“文化套餐”启民智
“这是乡文化站送来的种植、养生方面的书。俺最近看的是装修方面的,孙子家里装修正好给他们把把关。”在该乡沃子村,69岁的村民李善金指着家里的“农家书柜”说。自2013年以来,李埝乡创新实施了“农家书柜”工程,通过“您点书,我送书”的模式,盘活了农家书屋资源,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实用的图书。
李埝乡坚持以文惠农、育农,从“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点燃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实施了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站点建设等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健全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策划组织了广场文化艺术节、农民歌手大赛、送戏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广场舞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文艺骨干和群众的艺术素养。
生态环保惠民生
走进李埝乡石寨村,只见楼房鳞次栉比,道路干净整洁,草木生机盎然。“现在家家门口都有垃圾桶,有专门的保洁员来打扫,到处干净着呢。”该村农民陈小月说。
李埝乡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突破口,着力优化农村环境。将环卫服务和环卫设施进一步向村组延伸,建设了1座垃圾转运站,购置环卫机械车3台、垃圾桶3000多个,配备环卫保洁员20多名,实现了村居垃圾收集设施、村镇运输设备、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厂和环卫队伍“五个配套”。创新实施“全托管”模式和“村户清理收集,乡镇转运处理”模式互为补充的工作机制,对乡驻地主干道的垃圾,由城管队统一保洁、统一清运、统一处理;对11个行政村的垃圾,由村统一收集,乡统一运输至垃圾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开展农村积存垃圾集中清理等专项活动,上半年清除垃圾2万吨。
同时,该乡大力实施流域污染治理,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对李埝河进行清淤疏浚,使原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臭水河变成了“一河清水、两岸绿色”,集生态、环保、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湿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