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云县圩丰镇芦场村:“三资”清理助力村集体经营扩面增效
- 2022年11月12日来源:中国江苏网
提要:近日,灌云县圩丰镇芦场村集体经营种植的1000多亩水稻喜获丰收,亩均产量1402斤,其中“书记责任田”亩均产量高达1603斤,预计全年经营性收入285万元,净利润45万元。
近日,灌云县圩丰镇芦场村集体经营种植的1000多亩水稻喜获丰收,亩均产量1402斤,其中“书记责任田”亩均产量高达1603斤,预计全年经营性收入285万元,净利润45万元。
经对比,芦场村集体种植面积比实际流转土地面积多了53亩,这多出的数据不是报错,而是芦场村依托“三资”清理专项行动,实打实收回的社场耕地资源。
自2016年当选芦场村党总支书记,刘加成一直在找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可当他梳理出村里能利用上的资金、资产、资源时,他却有点茫然失措,大部分集体资产资源被侵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刘加成始终认定“村里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还得在土地上做文章。2019年,刘加成发现村集体流转可以将零散的土地整合成集中连片地块,能形成5%—10%的土地面积“溢出”,再推向农村公共产权交易平台公开发包后,又能形成每亩50元的服务“溢价”,两项“增溢”让村集体获得11万元的纯收益。但这样获得的收益远不够覆盖村集体日益增加的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环境整治等公益性支出。2020年,刘加成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要搞村集体经营项目,而项目首选就是集体种植经。2020年11月,芦场村自主经营种植小麦650亩;2021年11月,村集体种植小麦面积达950亩;2022年6月,村集体水稻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
随着村集体经营种植的面积逐步扩大,集体地块之间的小组社场又成了刘加成的一块心病。这些社场在以往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时候,承担着村民打谷晒场的功能,属于村集体所有。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实现收割——烘干——销售一体化,粮食也基本上不需要单独晾晒,这些社场也逐步被侵占。因为不属于村民,所以也就没有确权证,也不能参与流转,还是被村民侵占耕种。但村民耕种进度和村集体耕种进度不一致,给村集体管理带来严重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刘加成借助“一委三会”治理模式推进“三资”清理集中行动,逐户宣传做工作,一户一策抓落实。截至目前,芦场村已收回土地68.61亩,其中社场面积53亩。这些收回的社场耕地资源已被纳入集体种植范围,年均产生经营性收入8.5万元,纯收益2.4万元,有效助力芦场村集体种植经营扩面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