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云人大为“高质发展”把好 “三道安全生产关”
- 2019年03月22日来源:中国江苏网
提要:近年来,灌云县人大常委会一直聚焦安全生产,切实把好安全生产氛围营造、安全生产效能提升、安全生产隐患整治这“三道安全生产关”,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保驾护航。
近年来,灌云县人大常委会一直聚焦安全生产,切实把好安全生产氛围营造、安全生产效能提升、安全生产隐患整治这“三道安全生产关”,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保驾护航。
首先是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切实把好“氛围营造关”。部分企业原来仍存在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原来仍重生产、轻安全,麻痹侥幸心里仍存在。灌云县人大常委会了解相关情况后,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分发调研问卷等方式,将意见建议整合后提出整改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宣教,大力营造依法治安的浓厚氛围。一方面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牢固树立“抓宣教也是抓落实”、“抓宣教也是抓治本”的理念,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研讨座谈、集中培训等宣教活动,大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另一方面打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要扩大宣传阵地,发挥新闻媒体、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加强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随后通过一系列的督办、评议后,自2018年以来,已订购1000多套《安全生产法》手册免费发放乡镇(街道)、园区、部门和企业,持续组织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安全生产知识读本,开展广场宣传咨询,与省淮海剧团合作编排一场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专题晚会,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排县乡镇(街道)及园区从事安全生产执法监管的干部职工参加省市组织的新安法专项培训,并邀请专家对县、乡镇(街道)两级有关领导及安全生产执法监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全县共已举办培训班30余次,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4千多人次。还委托淮海工学院为化工企业职工进行化工专业大专和本科学历教育,帮助企业培养了106名专科学历,24名本科学历人才。随着全县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切实促进了全县安全生产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
其次是责任边界逐步压实,切实把好“监管效能关”。政府责任边界原来仍然不清晰。政府虽然加大了监管力度,但对于政府和企业责任的划分,还缺乏明确清晰的界定。灌云县人大常委会了解相关情况后,通过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咨询人大专家库成员等方式提出整改要求:坚持严格管控不放松,强化安全监管效能。一方面坚持排查整治不停步。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登记报告、监控治理、追踪督促、整改销号和“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制度,形成“政府重点督导检查、企业全面自查自报”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另一方面坚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松懈。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的直接承担主体。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七项要求,明确企业实际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彻底改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政府热、企业冷的情况。随后通过一系列的督办、评议后,自2018年以来,建立完善党政同责制度,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县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部署、组织领导、督促全县安全生产重要事项。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实行县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制定印发了《关于实行县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的通知》,《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相关单位责任,力求行业监管无死角,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街道)、园区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细化分解,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政府督促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为核心,开展为期3年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活动,真正以最严格的制度要求,切实推动了部门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边界的逐步压实。
再者是检查管控稳步推进,切实把好“隐患整治关”。部分地区和行业原来仍然存在安全生产监管薄弱的问题。一是农村建房监管缺位,农村建房安全基本处于“无人管”状态,施工队伍大多无资质,施工不规范,时常出现起重机、脚手架倒塌或人员摔伤,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二是农业机械监管存在漏洞。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日常监管缺失、无证操作、酒后操作、超重超载、违规载人等问题严重。三是消防安全方面。“消防设备欠账较多,消防手续先建后批”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乡镇商贸市场,消防设施缺失,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较为突出。灌云县人大常委会了解相关情况后,通过网上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提出整改要求:一要充分发挥县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委会在统筹部署、组织领导、督促安全生产重大事项方面的作用,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二要强化安全生产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完善乡镇(街道)、园区监管网络。按规定配足人员,按照“全员执法、全面覆盖、网格化”监管的思路,将安全监管触角不断向基层一线延伸。随后通过一系列的督办、评议后,自2018年以来,县政府坚持常态化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促进隐患整治。以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为抓手,在抓好常规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大节日和非煤矿山、粉尘涉爆、化工园区等行业、地区的专项检查,并邀请专家开展会诊检查。据统计,2018年以来,已邀请专家285人次,出动执法人员346人次,检查企业173家次,排查出了事故隐患1024条。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实行工作进展周报告制度,隐患和整改销号情况4次在媒体上予以公示,并对部分违法行为进行了3次集中曝光,进一步压实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工作责任。始终保持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严打态势,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要求,不断加大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打击力度,切实保证了地区行业安全生产检查管控的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