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国故事】奋进70年 见证连云港的华丽蜕变
- 2019年10月03日来源:连网
提要:70年,弹指一挥间,港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让我们生活更加便捷,连云港更加魅力四射。
70年,弹指一挥间,港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让我们生活更加便捷,连云港更加魅力四射。
交通跑出幸福“加速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国庆期间外出游玩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过节方式。昨日上午10点多钟,53岁的市民庄士军赶到连云港火车站售票大厅,准备买两张3号到青岛的高铁票。十几年没有坐过火车出行,老庄原以为买票人特多,但奇怪的是他印象中人山人海排队购票的长龙却并没有出现。“现在都网上订票了,进站检票也可以直接刷身份证就能快速进站。”售票员边从窗口递过来两张车票边说道,一句话让老庄恍然大悟。
与老庄不同,37岁的市民杨艳一家四口人,此次选择了更快的方式出行———打“飞的”。“订了飞西安的机票,两个小时就到。”杨艳说,西安是她读了4年大学的地方,以前每次去学校坐绿皮车都要花上十五六个小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今天的我们,每个平常日子的每次普通出行,从70年前的目光看来,都在见证奇迹。
城区大街小巷配套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之初,港城百废待兴。70年来,历经几代建设者的艰苦打拼,我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高层商住建筑拔地而起。标准化道路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同步进行,宽敞亮丽的城市大道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就连遍布各社区的背街小巷也一尘不染。
“1990年,我住在海连东路巨龙街,从新浦到海州的市硫酸厂上班,只能走海连路折向幸福路,骑车要走40多分钟呢。”谈到道路变化,“60后”的张玉无限感慨。在张玉看来,这几年,城市变化越来越大,城市主干道变得越来越清爽,社区的小路也被全部硬化黑化。
家住海昌南路的“70后”李全武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我是1995年来海州工作的,走在小区砂石路上,往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2012年,BRT一号线项目成为城市建设及配套设施提升的关键一年。我很荣幸参与建设了其中的一段,并于其后参与对城区多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李全武说。
数据显示,我市近年来除先后完成数十条道路出新改造,完成了相应道路配套设施的标准化外,还对28个低洼片区、100多个老旧小区便民路和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并完善了每一条道路的城市家具配套。
从一方客来到八方客来
“刚做兼职导游的那年,河南省的旅游团队特别多,我们只能租公交3路车来接待,别说空调了,连座位都不够,导游员和一些年轻的游客都得站着。”回忆起当年初入行的情景,连云港康辉旅行社总经理苏新沂的脑海里涌现出自己一边讲导游词,一受扶着3路车扶手的场景。
1995年,在百货大楼工作的苏新沂因为工作接待的缘故,接触到了旅游行业。误打误撞做了市青年旅行社的兼职导游员。“用今天的时髦话来说,是中西部地区游客对于大海的渴望,‘炒热’了连云港的旅游。”苏新沂说,伴随着“吃海鲜、爬花果山、看大海”这句热闹的口号,连云港旅游业兴起了。
因为连云港独特的旅游资源,当初苏新沂接待的旅游团队多是夏季的海滨旅游团。如今有了花果山、连岛、渔湾以及大堤这些响当当的旅游产品后,连云港的旅游业也从被动接待,转向主动吆喝。“旅游部门和旅行社组成‘大篷车’到各地去推荐旅游,一走就是十多天、二十天的。”苏新沂说,而港城旅游的客源地也从当初的陇海沿线,扩大到了江苏、安徽、上海、山东等地,随着铁路线路的有效运行,包括武汉在内的中部地区也迅速成为我们的客源地城市。
特色果品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初秋时节,进入江苏省唯一的北纬35度———赣榆区百里特色水果产业带,处处散发着绿色发展的气息,这片曾经贫瘠的荒山,如今变成了“花果山”“金银山”。
当说起过去的时光,富林村党总支书记陈学达坦言,富林村村名虽叫“富林”,过去却穷得叮当响,村集体负债数十万元。
转机出现在2011年,江苏沃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富林村分两批流转山荒地2000余亩打造高效蓝莓基地。“每亩地流转费800元,这薄地年景好也就赚个200多元。”陈学达说,沃田一期流转了1300亩荒山,次年二期又流转了700亩。土地流转后,村里的劳动力得到解放,年轻男劳力出门务工,留守在家的村民则到基地种地,一年也有上万元的工资。村民富了,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仅土地流转一项,村集体年收入就有60多万元。
特色水果产业给赣榆带来改变的远不止一个富林村,产业的蓬勃发展是赣榆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如今,一个个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美丽乡村、魅力乡村遍布赣榆大地,乡村振兴战略在赣榆既开花又结果。
线上线下 购物消费大变样
9月30日,港城商家国庆节假日活动已经提前拉开了大幕,各种各样的商品已经被摆上了货架,市民们精心挑选给家人的各种礼物。
70年前,连云港只有一条民主路小街,人们可以选购的商品也非常有限。今天,连云港人不仅坐拥几大商业综合体,还享受着家门口商业街的繁荣。年轻的港城人逛街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他们不仅喜欢在实体店购物,更喜欢在网上购物。
上午10点,记者来到港城较早的百货店———中央商场。中央商场副总经理戴庆成告诉记者,作为一个老牌的商业体,百货大楼也见证了港城人逛街方式的变迁。昔日,港城市民用“票”在百货大楼逛街购物。今天人们到这里买东西不再用各种票,而是手机扫一扫,更加方便。
不仅付款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逛街的感受也不同了。在海州区首个商业综合体苏宁广场内,记者遇到了从事服装销售已经10年的伏梦迪。她告诉记者,“我20岁就在商场卖服装。过去,我们是等顾客。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是积极地主动联系顾客。微信、微博都是我们发布新款服装的平台。”
渔民生活 从朝不保夕到富足美好
提起70年来渔民的生活变化,燕尾港镇退休老人周维高感触良深。在解放前,燕尾港仅是一个小渔村,连个码头都没有,当地只有12家渔民,后来发展到30余户。20条木质小渔船按照潮水周期出海,来回需要十几个小时,捕回的鱼虾却几毛钱几分钱一斤,仅够买点粮油,渔民生活十分艰苦。
1986年,燕尾港成立渔业公司,木质帆船改制为机帆船,国家提供无息贷款购置钢质渔轮,近海捕捞走向远洋作业,渔民作业的安全保障有了提高,产值产量也大大提升。几十年的巨大变化,周维高说像做梦一样:120吨的现代化渔轮,可以驶入浙江的舟山渔场捕捞带鱼、河北省的渤海湾渔场打捞对虾;单船产值产量由初期的一万多元增长到十几万元。
粮食生产 由“体力活”变为“技术活”
随着秋收的临近,这两天,海州区其英机械化育插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卞洪其忙得不可开交。
生于1957年的卞洪其是锦屏镇狮树村人。卞洪其回忆,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帮集体种地,任何一道工序都离不开人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卞洪其一家6口人分到了18亩地。“农忙时节,全家人都扑在田地里,早出晚归。”
2015年,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自身农业知识的积累,卞洪其选择与家人一起流转了近100亩地,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那时候70%还是靠人工,只有30%靠机械。”卞洪其坦言。
2009年起,农业全程机械化开始推广。“当时我就意识到这是一种趋势,所以就买了步行式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卞洪其说。
2011年,其英机械化育插秧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专门为农民提供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土地承包、土地代管、耕种、收获等业务,全面推进收获、耕种、播种“一条龙”服务模式。卞洪其说。“有了机械和合作社,农忙时空巢老人不用发愁,年轻人在外务工也不用请假回家,农民真正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