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农民工服毒,恶意欠薪法律当长出牙齿
- 2014年12月13日来源:齐鲁网
提要:恶意欠薪已经入法,政府工程也欠薪,作为项目指挥长的副县长冷漠应对农民工讨薪,算不算恶意欠薪呢?讨薪农民工服毒背后的制度之痛值得反思。
12月11日,有微博爆料称,云南巧家县一条油路工程,长期拖欠农民工资不处理,农民工于12月10日去县委反映情况。副县长唐国彪竟笑称“随便你们上访”。一名讨薪农民工喝下农药。12日上午,巧家县政府新闻中心通报称,工程建设指挥部已足额付给项目部各种款项,但项目部拖欠农民工工资。副县长唐国彪确系该油路项目指挥长。(12月12日新京报)
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舆论义愤填膺,政府积极帮忙讨薪。堂堂县政府油路工程竟然拖欠农民工工资千万元,不予给付。政府信用何在?农民工找副县长讨薪,作为油路项目指挥长的副县长不仅不想办法解决问题,还称“随便你们上访。”副县长如此回应讨薪农民工,让人情何以堪?虽说农民工在县委大院喝农药的做法很不理性,但是农民工讨薪无门,你让他们如何是好?尽管巧家县通报称,工程建设指挥部已足额付给项目部各种款项,但是同时承认项目部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管农民工工资是政府直接拖欠的,还是项目部不给钱。农民工为政府工程做事,没拿到工资是事实。作为项目指挥长的副县长如此冷漠回应农民工诉求,逼得农民工以死抗争,官员公德何在?政府责任何在?
不仅是巧家县副县长冷漠回应讨薪农民工,年终岁尾,劳动者讨薪难的问题又密集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最近还有消息说,湖北42名农民工在辽宁本溪讨要被拖欠了两年的工资被省、市、区8个主管部门“踢皮球”。直至新华社曝光,本溪市才开会研究此事。
早在2004年,《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6条就规定,逾期不支付工资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一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法已经颁布19年,劳动合同法生效近7年。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筑领域需缴纳一定比率的工资保证金方能办理施工许可证,其他行业也比照建筑领域缴纳工资保证金。如果职能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制度办事,一旦出现工资拖欠,由职能部门启动工资保证金。农民工讨薪难原本是一个伪命题。
恶意欠薪已经入法,政府工程也欠薪,作为项目指挥长的副县长冷漠应对农民工讨薪,算不算恶意欠薪呢?讨薪农民工服毒背后的制度之痛值得反思。在笔者看来,欠薪问题屡见不鲜,原因不仅在于企业无赖,而且在于政府执行力疲软,法律法规未被用人单位信仰。
由于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地位不对称,弱势的农民工在强势的老板面前缺乏话语权。欠薪的用人单位多了,农民工为了保住打工机会,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敢与欠薪的霸王潜规则叫板。但是作为项目指挥长的副县长不能冷漠回应农民工的诉求,职能部门不能打酱油,法律要支撑起农民工起码的劳动尊严。
欠薪问题的根源除了欠薪者无良以外,还在于社会信用机制缺失、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不够、农民工维权渠道不畅通。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欠薪预防机制十分必要。比如,企业不交足工资保证金不许开工;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办法,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企业拿不出工资发放证据视为欠薪,依法进行处罚;完善社会信用系统,给欠薪单位建立信用档案,把欠薪者列入信用黑名单,让欠薪者寸步难行,加大欠薪者的欠薪成本;发挥工会的作用,由工会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展开关于工作时间、工作待遇、工资结算方式等问题的谈判,从源头堵住欠薪漏洞。
更重要的是,既然恶意欠薪已被列入刑法,职能部门要让法律制度通上高压电。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到一线查处欠薪者,另一方面要认真受理举报,谁触及欠薪高压线,就严格依法处罚。如果有人拒不支付工资,职能部门要帮助农民工以恶意欠薪罪提起法律诉讼,让欠薪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从本案例来看,项目部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政府为何不督促执行,帮助农民工提起法律诉讼?
如果职能部门提高执法执行力,对恶意欠薪行为果断亮剑,工资真正做到按月发放,根本不会出现讨薪农民工在副县长面前服毒的悲剧。如果为政者缺乏民生情怀,司法救济渠道不畅,法律迟迟不长牙齿,讨薪悲剧还会重演,劳动者的尊严底线还会后退。作者:叶祝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