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积金的这般“黑洞”谁来补?
- 2014年09月17日来源:金羊网
提要:
近年来,随着住房公积金规模的日益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盯上公积金这块“大肥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躺在民众“粮堆”上的管理员正如硕鼠般对公积金进行偷盗挥霍,中介机构则勾结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为套现者提供“无风险套现服务”,收取高达30%的服务费。公积金资金安全已面临严重威胁。(9月16日中国新闻网)
最近,检察机关正在侦查一起有关某公积金中心的案子,其营业部主任仅靠编造职工名单、模仿前来贷款职工者手迹的方式便轻松套取2800万元。
近年来,公积金领域大案要案频发,目前已经受理并公开报道的住房公积金相关案件就有数十起。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去年吉林省通化市的公积金案,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其公积金中心原主任车世刚及部分下属居然违法挪用住房公积金高达11亿多元。公积金到底是怎样的一块“大肥肉”?
顾名思义,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其实,住房公积金一直是个敏感话题,我国公积金的使用和提取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更为可惜的是,在很多地方,公积金的收取已成一项重要的政府收入来源,而且资金去向毫不透明,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来自住建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公积金全国实际缴存职工1.06亿人,缴存总额6.47万亿元,缴存余额3.27万亿元。而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所管理的公积金余额,从几亿到上千亿不等。
那么,笔者不禁要问,既然国家有这么多的公积金,为何职工要想取出使用却是非常的难,甚至要通过中介才能提取呢?要知道,如此数目的公积金却成了一些人发财的门路实在令人寒心。
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发挥公积金的作用,让每一分钱都真正用在职工的切实问题上,才能发挥公积金的真正用途。同时,也让公积金的提取更加规范,更加便捷,惟其如此,才能让政策和制度长久取信于民,赢得理解,才能将我们的群众路线走得更宽、走得更长。刘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