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新闻> 看点观点>正文内容
  • “动车时代”为何深受地区发展喜爱
  • 2014年06月08日来源:金羊网

提要: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时期,我们称之为“时代”,每个时代都会因为人类社会文明的进展和生活手段的进步,而产生时代的标志,我们习惯性称为某某时代。像信息化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便称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无线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我们欢喜的说自己生活在“网络时代”和“掌上时代”。人类从不会吝啬对自身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物件或行为的夸赞,当我们在某个物件或行为后面加上“时代”二字的时候,表明这个物件或行为已被人类广泛接受,并获得肯定。

沈俊廷

人民网南宁5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动车被列为广西公务出行的首选工具。据了解,广西于2013年底正式迎来“动车时代”。5个多月以来,南宁铁路局先后进行了10次运力调整,广西区内动车开行对数从最初的9对,迅速增加为16.5对、33趟, 运载能力由最初每日1.7万人次提升到4万多人次,逐渐形成了以南宁为中心1小时到达周边城市、2小时到达区域主要城市、3小时到达周边省会城市的“123”交通圈。基本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为群众出行提供了巨大便利。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时期,我们称之为“时代”,每个时代都会因为人类社会文明的进展和生活手段的进步,而产生时代的标志,我们习惯性称为某某时代。像信息化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便称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无线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我们欢喜的说自己生活在“网络时代”和“掌上时代”。人类从不会吝啬对自身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物件或行为的夸赞,当我们在某个物件或行为后面加上“时代”二字的时候,表明这个物件或行为已被人类广泛接受,并获得肯定。

在中国动车、高铁发展初期,由于民众对于动车、高铁的不了解,引发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声讨,认为中国的动车和高铁是面子工程,是在浪费国家的财政,甚至出现了关于动车、高铁诸多错误消息,当时动车发展可谓陷入了一片声讨的“汪洋”之中。无独有偶,当初日本在新建“新干线”时也是遇到了同样的局面,国家的不支持,民众的不理解,一度导致“新干线”差点夭折,可是现在我们知道日本的“新干线”成为了与“富士山”齐名的日本标志。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动车、高铁的建设初期,虽然遇到了民众的不理解,但却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直至今日中国的高速铁路总长度达到1.6万公里,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这两项数据的背后代表着是中国动车、高铁建设为中国地区经济提升转型、民众出行方式的多样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随着动车发展建设的加快,动车运输网的全面铺开,中国各大城市开始向外界宣布自己进入了“动车时代”。同时现在选择动车出行的人群越来越多,动车“一票难求”的现象越发明显。我们试想动车的发展从初期困局如何成为中国运输的时代标志的,现在又成为地区发展的新宠深受喜爱了。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高效的社会,时间代表着一切,如何节约时间是出行办事人群的首要问题,特别像一些正在高速发展的地区的人群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了。动车时速达到200—300公里每小时,相比其它交通工具,相同的距离所节约的时间更多,再者动车的运行条件较低,不管是普速线、城际线还是高速线,动车均能运行,这样就给动车形成了一张“处处到”的运输网,再者相比飞机、高铁的价格,动车票价相对较低,就拿这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动车被列为广西公务出行的首选工具来说,选择动车出行,既保障了在出差时没有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路途上,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办理事件,再是较低的票价降低了出行成本,也不会给公务人员带来贪图舒适的压力。也就是说动车给出行的人群,带来不但是经济上的实惠,还有就是对于时间上的节约。

动车在运行中与高铁不同的是,动车停靠站点多,不像高铁对于小站的停靠具有选择性。在一点上动车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城际铁路”。“城际铁路”是选择动车组运行,用来沟通地区范围内各大中小城市的交通工具,现在的京津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都建设有这样的城际铁路。由于城际动车的运行速度不比高铁低,同时又站站停,这样对于地区城市之间的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交流带来较大的便利,有效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动车与高铁是相互存在的关系,选择动车的同时也是选择高铁,在借用动车促进地区内的交流的同时,由于两者互存的关系,势必也将拉动地区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资本的流通,可谓一举多得。 笔者相信,中国铁路建设迎来新的春天,中国动车作为中国铁路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建设也势必加快,它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也将越来越明显。



责任编辑:王俊改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