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新闻> 江苏>正文内容
  • 搭平台 给政策 建机制 增活力 “四大专项行动”激励青年英才
  • 2020年07月17日来源:中国江苏网

提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人才培养集聚专项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四大专项行动”以及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涵盖选拔、评价、激励、服务等6个方面,覆盖青年人才从“起跑”到“起飞”的各个阶段,以满满干货吸引全球青年人才来到江苏乘风破浪、干事创业。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人才培养集聚专项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四大专项行动”以及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涵盖选拔、评价、激励、服务等6个方面,覆盖青年人才从“起跑”到“起飞”的各个阶段,以满满干货吸引全球青年人才来到江苏乘风破浪、干事创业。

“四大专项行动”

集聚高素质青年人才

全省每年新增高校毕业生50万名以上,5年内至少新集聚博士后1万名、博士2万名,博士中世界前200强高校的不少于5000名……

“四大专项行动”充分利用江苏丰富的科研学术平台和创新创业园区平台,以及行业产业优势,以平台、产业为媒,既集聚全球优秀青年,又培育本土人才,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队伍。

“平台成就行动”将完善科研基地和创新载体布局,推进优势学科、学科梯队和人才团队建设,强化青年人才吸引集聚,培养造就一批青年科学家。《意见》明确提出,一流科研学术平台至少有一位青年学术带头人、一批青年学术骨干、一群青年学术后备,依托知名高校院所、顶尖科技企业、一流科研基地和先进实验中心,培养集聚优秀青年人才。同时积极打造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平台,推进优势学科建设,对标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背景和先进技术水平的青年学科带头人。

“园区创业行动”依托各类创业孵化平台、平台型公司、“新动力”计划、“青苗计划”等,培养集聚急需紧缺的“卡脖子”技术青年人才、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

“行业培优行动”则强化行业部门抓青年人才工作职责,统筹推进行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加大境外访学研修力度,推出一批在全国“叫得响、顶得上、立得住”的青年人才标杆。

“城市友好行动”将把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吸引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工程,发挥“江苏招才月”和“四对接”“江苏行”“三对接三合作”等品牌效应,不断推进产、才、城融合发展。

“六大改革支撑”

精准突破引才育才难点

省级人才计划大幅提高对3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支持比例;特别优秀的青年人才可免予评审直接纳入人才计划进行培养;试行全职在苏外籍高层次人才进事业编或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配合“四大专项行动”,《意见》专门制定六个方面的改革举措,精准突破青年人才来苏的“关键难处”。

首先是扩大支持比例。省级龙头工程示范带动,加大对35岁以下青年人才支持,其他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结合实际,明确青年人才支持比例。其中,江苏两大品牌人才工程,省“333工程”计划针对青年人才每期第三层次占比不低于30%,第二层次占比10%左右;省双创人才中青年人才每年占比30%左右,双创团队原则上至少含有1名青年人才。

其次,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突出青年人才发展性评价,探索推行举荐制、认定制、长周期考核制、聘期管理制。将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知名学者和权威人士,向我省推荐优秀青年人才,特别优秀的免予评审直接纳入人才计划进行培养。

开辟绿色通道,加大事业单位青年人才招聘力度,全面推行青年人才“周转池”和“双落户”制度。按国家规定核准后,试行全职在苏外籍高层次人才进事业编或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对全职来苏工作的世界前200强高校毕业博士生,免予评审直接认定为省双创博士,数量上不封顶。

此外,还将强化成长激励,大力支持揭榜挂帅,赋予更大的团队组建自主权、科研经费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施顶尖人才顶级支持计划,对优秀青年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全力提供经费保障。同时提供精准服务,妥善解决青年人才普遍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融资贷款等现实问题。

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人才高地

为何格外青睐青年人才,并且专门配备行动和政策?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人才是创新发展、永续发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据统计,全世界70%以上的重大科技创新是35岁以下青年人完成的。从供给侧发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抓早、抓小、抓好青年人才,事关长远、事关全局,必须要把青年人才培养集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谋深谋细、落地落实。”

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江苏及时制定出台青年人才培养集聚意见,也是统揽推进“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加快我省人才工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打造人才高地、强化人才支撑、争创发展优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为了让各个专项行动尽快行动起来、让各项政策早日落地,江苏将以“六个一”为抓手,即构建一个新格局、开展一次全摸底、建立一份大名单、推出一批硬举措、培育一群领头雁、推行一套好机制,加强对青年人才培养集聚专项行动的组织推进,确保工作有力有序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明确,青年人才工作成效显著的用人单位,省级层面将最高奖励500万元,且可持续跟进、连优连奖;青年领军人才集聚度高、青年人才集群突出的用人单位,可增加人才计划申报指标。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也将列入年度综合考核,作为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

“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行业系统贯通,形成集成支持合力,聚力打造青年人才工作落脚的‘第一站’、职业起步的‘第一桶金’、事业发展的‘第一生态’,加快培养集聚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人才生力军和青年突击队,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省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

大力培养集聚高素质青年人才

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对一个地区而言,能否取得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能否建立一支潜力巨大、能力过硬的青年人才大军。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青年人才培养集聚专项行动的意见》,瞄准科研人才、产业人才、行业人才、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聚焦青年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服务等重点环节,提出了针对性强、惠及面广、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充分彰显了江苏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对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

优秀青年人才,并非“与生俱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需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拿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江苏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333工程”“双创计划”等重大工程项目,培养集聚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人才。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国内人才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无论是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还是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都迫切需要加快培养集聚一支人才生力军和青年突击队。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及时制定出台青年人才培养集聚意见,是因时之举、长远之策,对推动全省人才工作再延伸、再布局、再出发具有重大意义。

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有一定的规律,遵循规律才能事半功倍。青年人才成长有其特性,有的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短板,有时还难免会走弯路、犯错误。因此,培养集聚青年人才更需要多一些关心、耐心和信心,多一些“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多做一些“搭梯架桥”的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以发展眼光和开阔心胸看待青年人才成长,就是一种面向未来、实事求是的人才观念。开展青年人才培养集聚专项行动,一定要用更宽广的视角看待青年人才,不仅看到他们眼下的成就,更要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激发他们蓬勃的创造活力。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从我省发展的实际来看,目前青年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体制机制问题。如何破除成长的门槛和藩篱,是青年人才培养和集聚面临的关键问题。围绕青年人才来苏的难点、痛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度也有温度。要优化评价机制,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把各行各业优秀的青年人才选出来、引进来、用起来。要提供广阔舞台,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其所长,充分调动青年人才的主动性创造性。要落实关爱举措,帮助青年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为其社保、创业、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青年才俊“搭梯架桥”,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应尽之责。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注重部门协作,及时分类部署,形成各个部门齐抓共管、深入推动的合力。各用人单位要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主动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让更多青年人才崭露头角。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意见》的深度宣传和政策解读,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青年人才、重视青年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让青年人才近悦远来成为江苏的鲜明标识,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李金娟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