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美食>正文内容
  • 《舌尖2》收官:尝的是美食 品的是人生
  • 2014年05月31日来源:现代快报网

提要:不少网友表示,虽然《舌尖2》在播出中受到了许多争议,但总体来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纪录片,“至少我看的时候真的被感动了。饮食文化本来就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块,《舌尖2》对这些文化进行了梳理、盘点。”

《舌尖2》收官:尝的是美食,品的是人生

  《舌尖2》剧照

纪录片在中国不算是空白,但论水平来说,远远不及欧美国家。而《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由央视刚刚运营一年多的纪录频道倾心打造的国产纪录片可以说满足了观众对这一领域的需求。作为国产纪录片的领军人,总导演陈晓卿和他从全国各地挖来的精英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一部纪录片的诞生,首先从创意说起。作为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每天接触无数委托制作、购买版权的项目,对什么是好选题最深有体会。当然,并不是随便一个题材都会成为一个被观众认可的选题,从题材到文案,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他曾说:“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为什么现在做?为什么我做? ”

最后一集

讲述普通人三餐引共鸣

昨晚《舌尖2》播出了最后一集《三餐》。这一集讲述的是普通人生活的一日三餐,尤其是现代的都市生活对人们三餐的影响。在这一集中,观众们看到咸鸭蛋、马铃薯、生煎包、豌杂面等不同家庭的三餐。五味鸭、西洋菜猪骨汤、蒿子粑粑、剁椒鱼头、坨坨肉、古蔺麻辣鸡、酸木瓜煮鱼……都渗透着人生五味。

美食之外,《三餐》体现了高考学子、打工十多年的工厂青年、辞掉北京工作移居到大理的小夫妻,这些不同对象对三餐的不同选择。《三餐》的分集导演丁正称,《三餐》更多地展示了社会层面的问题。比如因为现代的社会生活,有的人不得不选择快捷的早餐,有的人选择悠闲的早茶。

不少观众表示,《三餐》作为《舌尖2》系列的最后一集,很有分量。“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前几集让我们见识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这一集回归到我们身边的都市生活,让我们感觉很亲切。《舌尖》的感觉就是既高大上,也接地气。”其中一位陪读妈妈的故事让很多观众觉得心头一暖,她在简陋的居住条件中煞费苦心地为孩子烹饪美食,让很多观众都想起了自己的高考时光。

带着这样的信念,陈晓卿一路从《舌尖1》坚持到《舌尖2》,从最初的呈现美食,到展现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再到今后计划的还原美食本质。应该说,《舌尖》团队的本意是好的,然而观众有多高的欣赏能力、有什么样的审美标准,这就是这些兢兢业业的导演们所无法控制的了。于是,《舌尖2》几乎就以颠覆前作的姿态出现在观众视野。在网络上,网友对《舌尖2》的口诛笔伐源源不断,甚至还引起了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对《舌尖2》的另类解读,但这绝对不是导演组的本意和初衷。

客观一点说,如果观众想看《今天吃什么》,就最好不要看《舌尖2》,因为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人文纪录片,而不是美食大荟萃。《舌尖2》分集导演邓洁曾说,《舌尖2》是一个有着严格制作周期和制作规范的项目,总导演陈晓卿要求每个分集导演与主人公“谈恋爱”,调研后,开拍前,每个星期都要“约会”,而且是同时“劈腿”七八个人,但这种方式对提高拍摄效率非常有效,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地表达。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有爱的团队,有诚意的作品。对于这样的工作,观众应该给予更多的不是板砖不是恶搞,而是对原创作品的支持和鼓励。也许只有这样,《舌尖》团队才能走得更远,中国纪录片才有媲美BBC的那一天。

五味杂陈“舌尖2”

酸 贯穿始终的吐槽“故事多美食少”

从开播的第一集《脚步》到第四集《家常》,几乎每集都要遭遇吃货们抱怨美食少、故事太多。对此总导演陈晓卿表示:“我想除了美食,作为纪录片人,这些故事不记录下来,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本就是一部以人文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故事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甜 《相逢》获得点赞好评最多

《舌尖2》第五集《相逢》可谓是开播以来被网友点赞最集中的一集,不少观众表示这一集 《相逢》中“口水”和“泪水”终于找到了结合点。《相逢》中各地食材的相逢在成就美食的同时展示了历史的变迁、人的迁徙,而美食与人的相逢背后是人与人的相逢,是人与人不可割裂的情感。然而这些人文故事并未喧宾夺主,其食物制作过程占了相当大篇幅,美食和人物也融合得恰到好处。

苦 “抄袭说”“造假说”成难掩硬伤

《舌尖2》播出后,遭到网友不少口水和板砖,最大争议就集中在,《脚步》中藏族小伙采蜜的镜头以及《时节》讲述飞鱼的四个镜头被指照搬了BBC。而植物学博士顾有容从植物学角度证明《脚步》中的爬树镜头是嫁接的更让《舌尖2》陷入舆论漩涡。《家常》的导演邓洁则遭到 “跑题严重、三观不正”的最大非议,甚至有网友还对其诽谤,最后剧组不得不表示将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名誉,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辣 “舌尖体”火爆流行“舌尖视频”迅速走红

《舌尖2》最受网友追捧的可谓充满文艺范的解说词,所以网友争相模仿的“舌尖体”也迅速火爆流行起来,从油条、馒头、水煎包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食物,到嗑瓜子、洗碗这些日常小事,甚至高考、雾霾、飞机延误、炒股这些时事热点都被网友赋予“舌尖体”的转化。而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生自制的视频《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更是迅速走红,生动且蕴含哲理的文字表述配上主角的神表情,使其登上了热门话题榜。

咸 每集几乎都能戳中泪点拉面爷爷去世引缅怀

《舌尖2》不少人文故事让网友潸然泪下,让我们体会到隐藏在美食背后人性的美好。而出现在《心传》的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张世新老人做空心挂面的精湛技艺,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世新老人还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挂面爷爷”。但5月3日凌晨,《舌尖2》导演陈磊在微博上透露,5月2日收到短信,“挂面爷爷”因病去世,也让不少观众网友缅怀拉面爷爷那温暖人心的笑容。

网友评价

虽有争议,但总体成功

虽然纪录片版《舌尖2》落下帷幕,但“舌尖文化”并没有停止传播。记者了解到,6月份央视纪录片频道就将进行《舌尖1》和《舌尖2》的15集连播。除此之外,图书版《舌尖上的中国2》也将于6月上市。

据悉,书版《舌尖2》除了收录纪录片的内容外,还加入了美食溯源、文化考据、营养知识等。是对纪录片的补充和延伸。从《舌尖2》的开播到昨晚收官,围绕节目的争论此起彼伏:抄袭镜头、故事造假、美食太少……对此,陈晓卿在书中回应说:“向一些经典镜头致敬是纪录片的常用手法,而《舌尖2》所有主人公均与导演组无任何利益关系。至于为什么会触碰一些社会层面的内容,是因为在拍摄食物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发现。我们希望大家看到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同时通过这些食物更多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不少网友表示,虽然《舌尖2》在播出中受到了许多争议,但总体来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纪录片,“至少我看的时候真的被感动了。饮食文化本来就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块,《舌尖2》对这些文化进行了梳理、盘点。”还有网友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第三季,“终于不用在周五的晚上饿着肚子看《舌尖2》了,但第三季什么时候放啊?”

 



责任编辑:蔡媛媛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