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业罕见多融资渠道收紧 楼市或将再迎降温潮
- 2019年07月22日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提要:房地产行业正迎来罕见多种融资渠道收紧阶段。融资代表着房企再生能力,在整体销售难有大突破背景之下,部分房企或将面临生存焦虑。
严厉调控之下,难言避风港。
房地产行业正迎来罕见多种融资渠道收紧阶段。融资代表着房企再生能力,在整体销售难有大突破背景之下,部分房企或将面临生存焦虑。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是房地产政策最密集的年份。上半年,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251次,相比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的192次调控,同比上涨了31%。其中,上月单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高达46次,超过了5月份的41次。值得关注的是,在本轮调控政策中,房地产金融风险被频繁提及。具体来看,5月,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表示,银行、信托必须严格执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6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防止房地产企业融资过度挤占银行信贷资源;7月,监管层连续2次针对房地产信托及美元债发布政策。至此,房企融资各个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2018年,房企融资收紧政策还主要针对国内发债渠道,而到了2019年,监管层已经将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领域延伸至信托、海外融资等。
“目前来看不是掐断而是收紧,融资收紧会加快行业的整合速度,对于高负债率房企来说存在更大挑战。”58同城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表示。
罕见融资收紧
“目前,开发贷、房地产信托、内债外债和私募等融资渠道一致收紧,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向记者表示,此次调控之前,2018年11月到2019年4月,房企融资环境相对宽松,再往前追溯,2017年到2018年的前三季度,融资环境较为紧张,2016年前三季度融资环境非常宽松,很多房企都是在2016年大量发债。
今年5月份之前,监管部门早已发出预警信号。3月7日,粤财信托被广东银保监局处以220万元罚款,原因包括“违规开展房地产业务”;3月22日,北方国际信托被天津银保监局处罚,原因是“违规发放房地产自营贷款”以及“信托资金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5月23日,中融信托也因“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不审慎”遭到黑龙江银保监局处罚。今年以来,各地银保监局已对8家信托公司开出14张罚单,粤财信托、北方信托、百瑞信托、华信信托、中泰信托、华宝信托、浙金信托和中融信托被罚款金额合计超过1200万元。
落实到具体政策上,5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的“23号文”被许多人认为是信托融资监管的开始,7月4日,银保监会开始对部分信托公司窗口指导;7月6日银保监会针对近期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展开约谈示警,要求控制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量和增速。
可见,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信托已经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盯防对象。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1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2.81万亿元,占比14.75%,较2018年4季度末上升0.5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国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回落,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房企新开工意愿增强,预计短期内房企的信托融资需求或难以降低。
境内融资渠道收紧时,境外债券融资都是房企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渠道。根据慧博投资的数据,在7月初问询房地产信托融资将收紧后的一周内,约有15家房地产企业火速在离岸市场发行了总计约50亿美金的外债以备粮草。
然而,此次融资收紧政策中,海外融资这一渠道也没能幸免。
7月12日,发改委发文要求,房企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与此同时,房企还需详细披露其海外发债的具体情况和资金用途。因此,境外融资渠道也将进一步收窄。
为何如此严厉?
对于融资政策收紧的原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地产市场必须稳定,而稳定房地产最主要的是防止出现金融风险。所以在最近几个月,针对房地产融资的各方面政策都在规范与收紧。
杨红旭也作出了类似的解释。他表示,一方面,在“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居首位,即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传递到房地产,这是一个总体要求。另一方面,今年二季度,部分城市出现“小阳春”,楼市“过热”的现象引起了对融资面的额外收紧。
张波观察到,2019年第一季度房企融资规模是最大的,融资环境也是最宽松的。目前房企融资环境再度收紧,他认为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对于房企侧强化监管,另一方面是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产能的结构性调控,引导资金合理流向。“除了防风险外,这次针对于房地产的金融侧调控有个很大的目的,即改变房地产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状,这需要通过金融收紧政策来实现。”张波表示。
那么,未来房企融资又将呈现怎样的局面?
张宏伟认为,目前只是阶段性收紧,未来融资环境仍具不确定性。
张波也表示,房地产及上下游行业对于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为保持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下半年即使对于房企融资的限制不放松,更为收紧的空间和可能性也相对较小。但不可忽视的是,对于现有负债率过高且规模化过于“激进”房企的融资监管会有所加强。
“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开发企业的拿地量已经开始在减少了。下半年,房企在部分城市的促销和降价也会增加,楼市的温度相比上半年会明显降低。”杨红旭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