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云:把握四个关系 推动文化道德建设
- 2014年07月30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既要给城市“洗面”,又要给文化道德建设,并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与学雷锋、创建省文明城市相吻合,持之以恒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的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和“好人好报”的社会环境。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灌云局认真把握四个关系推动文化道德建设。
一是把握好文化与实践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灵魂,是一个地区永葆生命力的源泉。在培育、发现、宣传灌云县文化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好人精神”的内涵,形成“灌云好人”文化,成为该县人文道德环境的一部分和城市精神的组成部分,用道德实践彰显好人文化,用好人文化推进道德实践,切实增强该县的文化软实力。
二是把握好宣传与引导的关系
近年来,针对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涌现的各行各业的“灌云好人”和先进集体,灌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引导。每次出现道德模范后,宣传部门及时组织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等,采取媒体报道、艺术巡演、事迹宣讲、公益广告等方式,放大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学好人、做好人,传播好人、善待好人的舆论氛围。通过建立健全各项选树与宣传、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助推机制,对好人选树、帮扶、宣传、激励工作作出明确规定,使该县公民文化道德素质建设提升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把握好创建与建设的关系
既要给城市“洗面”,又要给文化道德建设,并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与学雷锋、创建省文明城市相吻合,持之以恒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的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和“好人好报”的社会环境。
四是把握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把文化道德实践和文明创建的过程作为提升素质的过程。广大公民既是文明创建的参与者,又是文化道德建设成果受益者,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道德教育实践中,通过创新设计载体,整合各类道德模范评比,广辟市民参与渠道,广搭市民参与平台,进一步调动广大公民参与道德实践、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热情,积极发挥群众的自主作用,形成群众评、评群众的社会氛围,真正做到道德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