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上半年新闻抽查 :内容丰富 编排合理
- 2014年07月25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近日,连云港市开展了2014年上半年新闻抽查活动,选择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3月10日和5月15日的时政新闻节目进行了评议,整体感觉新闻比较规整,报道内容丰富
内容丰富 编排合理
----连云港市上半年新闻抽查活动评议
一、报道内容丰富,能够做到服务中心大局
今年是连云港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沿海开发战略的关键之年。-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从服务中心的大局出发,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总体上看,新闻报道的内容涵盖时政、经济、民生、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媒体既讲政治,又遵循新闻规律,对热点新闻能够快速反应、主动跟进和及时报道,做到了服务中心工作,体现了媒体的大局意识。比如连云港电视台3月10日的新闻围绕沿海开发、海滨大道建设、城乡统筹、房价、招生,配发了《连云港市沿海开发新一轮专项实施方案出炉》、《海滨大道市建设局端施工‘忙春’》、《新浦区:5月底新镇区部分项目竣工》、《2月房价止跌微涨》、《高中段招生新政:初中生只能参加一次地理与生物考试》,而各县广播电视台5月15日的新闻编排也是丰富多彩。赣榆台报道了港口吞吐量、道路建设、干渠改造、农业种植、秸秆禁烧等等;东海台的新闻围绕城南建设、广场文化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猪仔交易等进行;灌云台则报道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招商引资、临港产业区建设、城乡环境整治等;灌南台的新闻围绕南北共建、扶贫、确权登记、非法集资专项排查、“一喷三防”工作、防止碘缺乏病展开。这些都是和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可看性强。
“三农”报道数量多。今年也是连云港市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三农”成为新闻媒体尤其是县级的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不仅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也体现了新闻媒体“接地气”的特点。农业种植、城乡统筹、秸秆禁烧、特色高效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等方面,都是各新闻媒体3月10日和5月15日报道中涉及到的。
另外,人物报道和民生新闻也是各家媒体积极关注的。此类贴近民生的报道体现了新闻贴近性的原则。
人物报道有亮点。如连云港市电视台3月10日的《王咏梅:无悔的追求不倦的歌者》,灌云县电视台5月15日连续播出《<中国梦 劳动美>:技工劳模付明东》、《<我看核心价值观>:港城‘叶欣人’王景荣》,灌南县电视台3月10日播出的《以‘三个五’为抓手 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本台记者专访堆沟港镇党委书记周庆伟》、5月15日播出的《王艳欢:把青春献给特教事业》,都是非常鲜活的人物报道,用身边事感染教育身边人。
民生新闻报道彰显温情。2014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和“防治碘缺乏病日”,《连云港新闻》的《港城家庭‘最美家庭’进入最后公示阶段》、《国际家庭日:给老人和孩子多一点‘爱’》,《赣榆新闻》的《我县开展‘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东海新闻防治碘缺乏病日——东海县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食盐市场》、《国际家庭日:孩子与家长一同感受温暖》,《灌南新闻》的《我县开展‘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等报道都是围绕这两个节日广泛开展的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公众进一步注重健康和家庭,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二、编排重点突出,采用比较典型的“经济+时政”模式
新闻在编排中能够做到突出重点,头条大多采用了“经济+时政”的典型模式,由经济类、重点工作两大内容构成。连云港电视台3月10日的《连云港市沿海开发新一轮专项实施方案出炉》;赣榆电视台的3月10日的《县领导调研重点项目建设》、3月15日的《赣榆港区吞吐量再创新高》;东海电视台的3月10日的《我县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班》;灌云县电视台3月10日的《聚焦南环大桥重点工程系列报道之三:几米问题阻碍半城交通网?》、3月15日的《鲁林到联系点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灌南县电视台3月10日的《科技撬动 项目带动 食用菌产业奋力前进》、3月15日的《太仓灌南加快园区建设 推进南北攻坚》等头条都是围绕经济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当前重点工作进行编排的。
三、表现形态鲜活,新闻报道形式多样
全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时政新闻中大多开设了专栏,积极开展主旋律宣传。比如《连云港新闻》的《巾帼风采》、《践行核心价值观》,《东海新闻》的《践行群众路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云新闻》的《中国梦劳动美》、《整治城乡环境 创建文明城市》、《快马加鞭踏早春》,《灌南新闻》的《青春与群众路线同行》,此类在特定的时间段对同一主题进行报道的专栏,不仅增加了栏目的延续性,也提高了节目的完整性。
系列报道、评论等手法,显示了浓郁的电视特色。部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注重多种电视手段和语言,比如灌云台3月10日的系列报道《聚焦南环大桥重点工程系列报道之三:几米问题阻碍半城交通网?》,5月15日《我县成功破获一起跨区网银诈骗案》的报道配发了编后评论;赣榆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例会的报道后配发《人民日报评论员:持久抓见长效——四论不断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文章。
摘要信息广泛使用。在新闻报道中摘抄一些重要信息、生活提示等内容,是对本地新闻的完整补充,也增加了信息量,是现在很多媒体乐于采用的手法。《连云港新闻》的《网媒关注》,《赣榆新闻》的《媒体点击》、《温馨提醒》,《灌南新闻》的《新闻资讯》等,都属于此类。
存在不足:
1、同一主题新闻简单罗列、重复报道。有两个单位在报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基本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分别连续播发了3条、5条,虽是重点工作,简单重复罗列,既降低了新闻可看性又无新闻价值。
2、各播出机构新闻的信息量差异较大。15分钟左右的节目,有的单位编排新闻15、16条,有的仅8、9条,差异较大,存在信息量不足的问题。
3、在电视手段运用上有待进一步提高。记者出镜较少、报道采访形式单一;新闻评论、连续报道等报道形式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