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新闻> 江苏>正文内容
  • 江苏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探寻"两山"转化密码
  • 2023年03月29日来源:中国江苏网

提要:绿水青山的价值,如何充分释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去年3月,《江苏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发布,同时,我省确定宿迁市和高淳等14个县(市、区)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一年来,试点地区做了哪些探索?有何收获?还将怎样发力?

3月24日,金湖县在南京召开春季旅游宣传推介会,邀请南京市民去金湖欣赏水乡风光、享受湖鲜美食。品质优起来、品牌树起来、游客迎进来……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文旅”模式,荷乡金湖让广大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实实在在的体会。

绿水青山的价值,如何充分释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去年3月,《江苏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发布,同时,我省确定宿迁市和高淳等14个县(市、区)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一年来,试点地区做了哪些探索?有何收获?还将怎样发力?

试点先行,好生态上求创新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是什么?从我省实施方案看,主要包括生态产品的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等“子机制”。无论是摸清、量化生态底子,多措并举“点绿成金”,还是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这些“子机制”都是新课题、大课题。

破题贵在创新、重在实践。作为江苏的“生态大公园”,宿迁有着鲜明的绿色底色。宿迁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黄子淇介绍,宿迁率先在全省出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一套价值核算体系、制定一批生态产品认定标准、探索一套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等“七个一”目标体系;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机制,组建实体化工作专班;将试点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引导各县区加快探路。“在深入研究国家规范的基础上,宿迁加快编制两张清单,即生态产品清单和产品核算清单。根据生态系统的不同定位,这两张清单目前主要立足森林、农田、湿地、城市四大生态系统。”黄子淇介绍,“未来,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将实现市域范围全覆盖,空气、水源、土壤等都会有明确‘身价’。”

生态产品如何经营开发?宿迁以试点为契机,培育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宿有千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去年“宿有千香”销售额达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

今年1月,省发改委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印发《支持宿迁推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重点事项清单》,明确11个方面41条专项支持政策。宿迁相关试点工作,由此进入省市协同推进、加速前行的阶段。

14个试点县(市、区),主要分布在里下河地区、沿江地区、太湖流域,都具有较好的生态本底。

纵观金湖的“生态农文旅”发展模式,可以看到300公里绿道串起该县多个景区、城市公园、生态湿地、特色田园乡村;可以看到品牌建设提升了生态农产品的溢价能力,“鲜美金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带动全县3万人从事荷藕、芡实、螃蟹、龙虾等产业,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

我省实施方案明确,鼓励地方开展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包括尝试“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生态产品价值贷”等多元融资模式。盐城市大丰区拥有世界湿地自然遗产核心区,独具生态禀赋,近年来十分重视湿地保护与修复。去年8月,大丰区华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大丰建川湿地修复减碳量的远期收益权为质押,向兴业银行盐城大丰支行申请贷款。经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后,华丰农业获得1000万元“碳汇贷”。这是全省首笔湿地修复碳汇贷款,将专项用于建川湿地的修复保护。

今年1月,省内首笔“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也在大丰落地。南京银行盐城大丰支行向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大丰滩涂紫菜种植”项目授信2亿元,贷款期限8年。这笔“紫菜贷”,以紫菜养殖产生的减碳量、固碳量远期收益权为抵押,打通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通道。盐城市大丰区发改委投资科负责人唐希表示,未来会有更多创新试点,让湿地、海洋资源遍地生“金”。

作为工业强县,张家港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为优化用能、用水、排污等环境资源配置,去年该市启动设置全市统一的用能权、用水指标、排污权“集中池”,开展用能权、用水指标、排污权三类指标交易。

探路有成,绿色发展意更浓

在去年“1+14”试点地区明确之前,我省部分地区已经自发地在“生态价值变现为经济价值”上探路,并且取得阶段性成绩。

南京市高淳区2020年即开始GEP体系研究,2021年主导起草的GEP核算技术规范作为南京市地方标准发布实施。这是全省GEP核算领域的首个地方标准。同样在2021年,高淳区在全省率先出台GEP专项考核意见,试行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制度。该区17个部门单位、4个园区、8个街道,考核压力大了,变化也随之显现——高淳区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科马敏说:“开展GEP核算以来,很多单位都主动思考可以做什么,区里形成一股绿色合力。”

根据国家和省最新要求,高淳区去年优化更新了考核方案,建立三级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生态产品价值、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等6个方面的19个二级指标、85个三级指标,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各项工作。3月21日,全国首个公里尺度的高精度碳源汇评估示范园落户高淳。碳源汇评估是对某一区域碳的吸收和排放进行定量估算,在“双碳”战略路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监管部门积极促成“GEP生态贷款”,气象部门申报“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评选,规划资源部门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调查,为生态产品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高淳各个部门、板块,抓生态保护、促绿色发展的积极性能动性明显增强。

溧阳市同样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道路上先行一步。早在2019年,该市即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合作,对具有显著生态优势的天目湖开展水生态容量测算。以此为基础,溧阳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2020年9月,该市社渚镇整治退出850亩青虾养殖污染区,形成93千克(以约束指标总磷计算)生态容量增量,进入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与此同时,溧阳涵田度假村酒店要发展高端康养项目,预计将占用34千克的生态容量,愿意通过交易平台购买。“一退一进”,该市在生态产品交易上实现零的突破。

去年,生态产品交易再上台阶——达成一桩跨行政区的交易。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李恒鹏说:“我们花了两年多时间,系统测算青虾养殖具体排污量,发现上游青虾养殖对下游天目湖水质影响大,占用水生态容量较多。”为此,溧阳开展跨界流域治理,去年初与位于天目湖上游的安徽省郎溪县签约,由溧阳投入3000多万元,有序退养修复郎溪县洙漕河流域内约3000亩青虾养殖区,并取得修复区域20年土地使用权。

李恒鹏说,横向生态补偿,通常为上下游双方约定,在水质达到一定考核标准后,下游给上游一定的补偿资金,而溧阳的做法不仅涉及补偿资金,还包括下游参与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绿色转型。

江苏平陵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中赛介绍,去年上述青虾养殖区基本完成退养,目前正在实施土地平整、农业退水削减和末端治理等生态修复项目,平整修复后的土地将统一用于生态有机农业种植。参考此前污染治理工程成本,这项跨界合作预计可节约下游生态治理投入4000多万元。

聚焦难题,因地制宜再发力

“整体而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处于探索阶段。”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朱新华说,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是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大难题。对于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来说,度量是基础,交易与变现是核心,抵押是助力。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四难”寻求突破,也的确有所收获,但依然存在度量指标不全面、不统一,不同类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难以对比;交易与变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状态还未达成;抵押上受限于生态产品产权运作体系尚不健全等情况。

一个地区的成功探索,未必能在其他地区复制推广。金湖县发改委主任戚苏华解释,不同的行政区域、特定地域,对应的生态系统功能属性存在差异,加上一些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历史更迭等原因,不同地区在度量工作中存在对象、方式、参数等方面的差异。金湖是我省里下河地区的重要板块、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单元,拥有以水为特色的生态基底优势,需重点围绕江淮生态经济的发展推进试点,而山区则要重点围绕丘陵资源保护利用推进试点。也就是说,其他地方在度量上的做法,不能拿来就用。

马敏则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水利、金融等多个专业的人才。像GEP核算、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等工作又是生态产品保护、开发和转化的基础,非做不可。不仅需要政府机关深化改革研究,还需要专业技术保障,经费支持也要及时跟上。

朱新华建议,各地沿着度量、抵押、交易、变现4条主线持续发力、寻求突破,如政府引领制定市场准入、产品质量标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及线上交易平台;以完善的生态产品产权制度筑底,引领金融机构加强产品与制度创新,探索生态信用机制。

试点地区,也在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戚苏华介绍,金湖县坚持依据国家出台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行规范,参考高淳区、浙江省丽水市等先行地区核算规范及宝贵经验,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调查监测机制和价值评价机制,着力破解“度量难”。

宿迁正在建设一个集数据管理、信息发布、成果展示、产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黄子淇透露,按照计划,在平台上有全市生态资源数据库,包括用地、遥感、土壤、气象、监测等生态资源基础数据信息,也有全市生态产品库,包括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等信息;通过平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智能核算;汇集市、县、乡三级物质供给类(农产品、林产品等)、调节服务类(碳排放权、碳汇、土地经营权、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等)、文化服务类等生态产品的资源优势、收储情况、交易状况、交易案例、市场招商等信息,实现全市生态产品“开发—交易—服务”全流程数字化闭环。

促进“两山”转化、彰显生态价值,上下联动、试点先行、多部门协同、各类研究机构参与的协调机制正在江苏有关各地发挥作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难点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下一步,陆海统筹、江河联动、山水互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格局,必将进一步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助力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发挥,为全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探索新路。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