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遇与压力并存 且看连云港新能源制造业如何谋变
- 2014年06月19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这场新能源制造革命中,连云港最可能实现突破的地方是能源技术革命。因为其产业特点,连云港新能源革命机遇筹码更多地被放在光热和风电领域。虽然企业已经开启了变革之路,但是连云港要想抢抓新能源制造业新机遇,还需要推动技术、市场、人才三驾马车跑得快。
在2014年的夏天,连云港38家新能源制造企业(统计局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些躁动。 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议,会议提出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这个来自北京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一场能源革命即将席卷全国。知情者认为,这是连云港新能源制造企业冲出“寒冬”的一次重大机遇,然而这次机遇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还需要连云港企业自身去探路。
改变、改革、改进——变中求胜
港城新能源装备行业并不缺乏“大佬”级的企业:日出东方双品牌太阳雨和四季沐歌占据全国光热太阳能制造大部分的市场;中复连众是全国最大的叶片制造商;中科院先进能源动力重点实验室,承担着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的重任。这些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带领连云港新能源制造向世界水平挺进。
然而一个城市的新能源制造业不仅需要“大佬”级的企业,还需要变革的精神,打破既定的规则,寻找新的方向和市场。因为新能源制造业危机四伏,光热、风电、光伏等一系列行业都出现饱和问题,销售下滑等一系列问题困扰整个新能源制造业。
改变意味着风险。打破既定的规则,意味着向自己挑战。在2014年年初连云港“两会”上,日出东方董事长徐新建曾经用“改变”来概括2014年的日出东方。半年下来,日出东方两大品牌太阳雨和四季沐歌的改变蓝图已经初现端倪。太阳雨从单一光热发展战略变身为以光热业务为基础,以“阳光、空气、水”为核心的多业务协同发展的品牌战略。四季沐歌则在大光热基础上,开辟了光热产品、空气源热泵、厨卫小家电、净水器等新业务。
知情者认为,日出东方2014转型之路走起来并不容易。为了完成这一系列的转型,2013年,日出东方分别在北京、香港和上海自贸区成立了投资子公司,为其进行行业兼并重组做准备。2013年,日出东方收购平板太阳能实力位居国内第一的深圳市鹏桑普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30%的股权,为其巩固太阳能光热市场做准备。随后,日出东方又分别在广东等地设立新业务公司,为其拓展产业链新项目做准备。这些准备后,2014年,日出东方才相对轻松地推出其净水业务,开始销售家用净水器和商用净水器。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日出东方的变化代表了新能源制造行业方向,即通过企业发展方向的改变、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和企业发展思路的不断改进,承接国家新能源发展机遇。然而这条路肯定是鲜花和荆棘交错的,企业需要大胆地探索,谨慎地前行。同时,在转型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为企业转型找准渠道,才能让这场转型之旅走得顺畅。
技术、市场、人才——三驾齐驱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这场新能源制造革命中,连云港最可能实现突破的地方是能源技术革命。因为其产业特点,连云港新能源革命机遇筹码更多地被放在光热和风电领域。虽然企业已经开启了变革之路,但是连云港要想抢抓新能源制造业新机遇,还需要推动技术、市场、人才三驾马车跑得快。
一位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人才是连云港抢抓新能源革命机遇最大的危机,每年企业人才流失率达到10%。特别是一些企业骨干流失率更高。现在80后人才,虽然也看中收入等硬指标,但是生活舒适度、接触新资讯便利程度和跳槽机会也看得非常重要。然而在这个方面,连云港要落后于国内大多数的城市。
为了克服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连云港新能源制造企业必须开动脑筋。国电动力连云港公司通过筹建内部研发平台的方式,破解企业研发困局。目前,企业已经建有江苏省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拥有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并网试验台、台位试验台、变桨试验台、材料实验中心、模具研发平台以及叶片综合性能试验台等先进的科研平台。此外,企业还通过新品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为企业研发人员提供同业内专家交流互动的机会。
除了企业自身在努力,连云港地方政府也积极推进高端研发机构落户港城。市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实验室,中科院先进能源动力重点实验室连云港基地即将启动全面试验,该实验室将承载IGCC与联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燃气轮机等一系列同新能源革命相关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而这些项目未来有望在连云港规划的清洁能源基地———徐圩新区实现产业化。
专家提醒:在加速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的同时,连云港38家新能源制造企业承接国家新能源革命时还需要切准市场的脉搏。历经了2008年繁盛和2012年低谷的连云港新能源制造企业需要更加冷静地面对市场,切不可走过分发展之路,要坚持按照市场需求,用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贴近、贴心、贴身——谋求新径
知情者表示,随着新能源革命时代到来,新能源制造企业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从过去埋头做制造商到提供贴近、贴心、贴身制造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先进制造和新进制造服务双重消费市场开拓。
2013年是中复连众总经理乔光辉喜忧参半的一年。忧虑的是世界风电市场依旧难见起色,欣喜的是中复连众4S服务模式正式开启,中复连众从一家新能源制造企业向一家新能源制造服务商转变。
这场转变最初设想是中复连众市场营销人员发现,随着最早的风电叶片进入到维修和更换密集期,新的商机开启在风电叶片市场。而中复连众凭借自身的制造优势,具备承接新机遇的实力。很快,中复连众整合企业对外服务单位,成立中复连众客服部,及时跟踪客户需求和维修等一系列情况,并将相关的情况反馈给企业,及时地调整企业生产节奏。
业界人士表示,企业必须要以客户为中心,无论是产品、内部结构还是营销服务都要服务客户,服务市场。早前,连云港新能源制造企业大多数以生产制造为核心,不太重视市场营销和品牌服务。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下一步转型既要重制造、研发,又要做好市场营销和用户服务。
乔光辉认为,营销方式的变化不是中复连众的创举。随着新能源制造行业竞争的加剧,这条路径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目前,中复连众将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贴心和稳妥。(周莹 杨全 赵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