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向集团造电动汽车的深意还在资本运作
- 2015年03月02日来源:腾讯
提要:万向集团上上下下铁了心要造电动汽车吗?鲁冠球的心志已经明确,其他人未必如此。有此一说也不是没有缘由。
这几年,万向集团隔三差五地总会弄出点动静来,收购A123、菲斯科,这都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响当当的企业,掀起涛天波澜。这些收购终于尘埃落定,消停了一会儿,又传出了“中国万向集团拟重塑所收购的菲斯科汽车品牌,采用新名称‘Elux’,且发布计划或将延迟至2016年”。
看这紧锣密鼓的架势,万向真得要造电动车吗?答案是肯定的,鲁冠球曾这样表明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决心,“我这一代造不了汽车,我儿子也要造!”电动汽车是一个机会,万向已经投入其中。
万向集团上上下下铁了心要造电动汽车吗?鲁冠球的心志已经明确,其他人未必如此。有此一说也不是没有缘由。
有很多浙江的“富二代”不愿接替父辈们辛苦的实体产业,转而热衷于用父辈们积攒下来的第一桶金,奔波于“来钱快”的资本市场。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曾经说,由于温州乃至整个浙江都是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在当地民营企业创业历程中,“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不以利小而不为”已经成了浙商的“显著标签”。然而在新一代民营企业接班人眼里,这些传统的烙印已经像是几句口号。他们更多的受到国外留学氛围的熏陶,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受到的是所谓“华尔街精神”的冲击,不愿意再像前辈一样步履维艰。
万向集团是否也是如此?很难下定论,但是,他们长期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对这样的变化也是看在眼里,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影响吧!?
万向集团发展到今天,旗下公司主要有万向工业集团、万向电动汽车、万向三农集团、万向美国公司、万向财务公司。万向集团不仅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名列第一位,也是资本运作高手。
1995年末,万向集团成立了深圳市万向投资有限公司,专门负责万向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2001年初,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此前成立的深圳通联(1995年)、万向租赁(1996年)、万向期货(1999年)和通联创投(2000年)等一系列金融投资公司都被统一收编在了万向控股旗下,成为万向打造金融王国的平台。通过资本运作,万向集团控股多家上市公司,万向德农、万向钱潮、承德露露、顺发恒业,参股上市公司中色股份、航民股份以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UAI。
万向在美国资本市场“玩”得很溜。收购A123、菲斯科就不用说, 大多数人都知道,万向集团还对美国BPI公司的整体收购,与美国LSB公司联手收购了舍勒,等等。这些资本运作的操盘都不是鲁冠球。万向收购A123之后,鲁冠球曾说:在美国请了100多名律师,美国公司做的方案堆起来超过一人高,有些条款我都看不懂。
资本运作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也是一家企业快速成长的一条路径,没有对错之分。但是,造电动汽车与资本运作不是一回事,万向经历过造电动汽车的艰难。
1999年,万向制定了“电动汽车之路”,确立“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整体发展战略,并于3年后成立了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这些年来,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核心技术方面并没有太多优势,尤其是杭州电动出租车自燃事件,其电池销售陷入困境。
收购是获得技术的一种有效方式,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好处,专利侵权的问题解决了,品牌效应也有,当时万向的电池销不动,收购之后,人们自然会认为拿到了A23的技术,对于氛围被动书面有帮助。也许基于这样的思路,万向集团着手收购A123、菲斯科,而且,这二家公司陷入困境的时机正好给了万向收购的机会。
但是,造电动汽车需要企业领导者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与资本运作的天马行空有很大不同。也许有人不以为然,想必会举特斯拉的例子,经过前期的热热闹闹,特斯拉终于脱去了光环,看看他的报表,在中国市场销售远低于预期。这是必然的结果。
万向造电动车的深意还在资本运作,在市场低迷的时候着手准备,在市场繁荣时享受成果,这是资本市场一贯运作手法。然而,造电动汽车毕竟与玩资本不是一回事,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毕竟有一个现成的例子摆在面前,比亚迪的王传福 对电动汽车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去年才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