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县区以模式创新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 2025年04月21日来源:连网
提要: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日,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奋力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省市区联动宣讲连云港专场活动中,“连理轩”理论宣讲团的宣讲,揭开了我市“党建+社会治理”的鲜活画面。一直以来,我市各县区积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搭建智慧平台、完善治理体系、创新联动机制等举措,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让群众的“痛点”“堵点”问题得以解决,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日,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奋力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省市区联动宣讲连云港专场活动中,“连理轩”理论宣讲团的宣讲,揭开了我市“党建+社会治理”的鲜活画面。一直以来,我市各县区积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搭建智慧平台、完善治理体系、创新联动机制等举措,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让群众的“痛点”“堵点”问题得以解决,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搭建智慧平台,基层治理“智”在必行。在市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民生数据——这个整合了12345热线、网格化管理等八大系统的“城市大脑”,借助大数据的深度研判分析,精准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痛点问题,为提供优质服务夯实基础。而灌南县也率先创建县级基层治理服务中心,以“党建引领+数智赋能”为理念,构建起“横向联通各部门、纵向贯通各镇村”的联动指挥体系,20个部门集中办公,实现“一站式”解纷。今年2月,新安镇汪师傅等人的薪资纠纷,通过平台智能分派,网格员走访、银发老党员调解及多部门联动,一周内就签订了补偿协议,高效解决了群众难题。
完善治理体系,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水管坏了报修,5分钟之内就有人上门处理。”连云区荷花社区居民对“红色物业”赞不绝口。老旧小区管理曾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连云区连云街道通过党建破题:老党员带头成立业委会,组建“荷乐益家”红星物业党支部,推行“1分钟接单、5分钟到岗”服务标准。此外,连云街道还推进多个红色物业“金点子”惠民项目,安装新能源充电桩,利用港口毗邻区位打造“货车司机之家”党群服务阵地,每月设“小区议事日”,将党建引领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东海县洪庄镇薛团村则巧用“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治理”。村党总支为居民配备带身份标识的二维码,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行为获取积分,可到党群服务中心兑换礼品。“薛团家园”小程序的使用,让村民随时了解村务,拓宽了民主参与渠道;积分制则让文明行为可量化,推动村子从“环境美”转向“生活美”。
创新联动机制,多方力量协同共治。外卖小哥主动承担起食品安全监督职责、快递员变身“义警”积极宣传反诈知识……在灌云县新村社区,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都参与到了基层治理中,而这些都依托于“党建+警务”融合机制。该机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立起社区党总支统筹、网格党组织落实、城南警务站支撑、党员群众参与的多元联动机制;而警务站借助“视频立体防控平台”24小时值守重点区域,无人机就连小巷死角都看得一清二楚。社区“五单闭环”机制方便党员为居民代办事务,“驻站律师”联合民警化解纠纷。去年以来,新村社区纠纷调处率上升,电诈案件下降,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