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财经> 产业经济>正文内容
  • 鲁甸地震看漫长的民生之路
  • 2014年08月07日来源:中国新闻网

提要:李克强亲临现场指挥地震救援工作,徒步数小时深入地震中心地带,由于道路艰难,他还摔倒了。每一个地震的画面,都使人纠结、悲痛。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8.03”6.5级强震, 已经造成了589人死亡,9人失踪,108万个家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李克强亲临现场指挥地震救援工作,徒步数小时深入地震中心地带,由于道路艰难,他还摔倒了。每一个地震的画面,都使人纠结、悲痛。

6.5级地震本来不算太大,但是,鲁甸县的民房建筑质量太差,众多房子倒塌,才导致那么多死伤。相比之下,南鲁甸234年前建成的清真寺,没有一个铁钉,全是木质结构,却毫发无损。如果所有建筑,都像这个清真寺,那么,地震的结果,就是另外一方景象了。

网上有人怪房子的质量差是谁和谁的过错。其实,谁也没有错,是天灾,不是什么人祸,因为没有人故意把房子建得那么差。

如果说有错,那就是因为贫穷。老百姓贫穷,没办法盖好的房子,所以什么土木结构,简单的砖瓦结构,只有能避风雨,无法抵抗强烈的地震。

房子是老百姓私人的财产,建房子的时候,政府也没法干预。因为,贫穷地区的政府,连公务员的工资都未必能够发得出去,中小学的经费未必能够保证,哪来的财政去补贴民房的建筑?

说穿了,就是民生的问题比天大。落后地区的人民,年轻的男男女女,外出打工。在城里,他们省吃简用,省下的钱带回老家盖新房。在资源和金钱非常稀缺的情况下,一般就不会考虑房子的抗震问题,大家都把地震看成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可是发生了,就出现了像鲁甸这样的巨大灾难。

如果说,鲁甸县是因为贫困,老百姓才无法盖高质量房子的话,那么,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我们也到处可以看到破破烂烂的房子和厂房。

在那些发达的地方,缺乏危机和天灾人祸的意识,不是因为贫穷,而是理念的错位。昆山汽车配件厂的大爆炸,就是很好的例子。

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工人的生命安全,也是民生问题。全国各地把房价抬得高高的,而房子的质量建得差差的,主要是民生理念的缺失。

政府要卖地。在英国,每个建筑商都必须把新建的房子让出一部分来,用建筑成本的价格卖给“房子协会”(Housing Association),再由房子协会租给低收入的家庭。

这样一来,有钱人买市场价的房子,低收入的人也能与有钱人一样住上好房子,只不过后者的成本是前者成本的一小部分。

在中国,这样的民生理念还比较肤浅。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并没有很好的配合起来,在满足商品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

地区之间发展高度不平衡,如果说地震需要政府来承担一定责任的话,那就是今后如何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让落后地区的老百姓也能逐步的过上好的、安全的日子。

落后地区的发展,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漫长的民生工程。在一部分人通过移民融入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同时,广大落后的农村,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逐步把土地集中起来,发挥集约经营的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土地和劳动生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从而把农村建成现代化、舒适、美丽、环保和安全的居住地。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天方夜谭。不过,政府一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就是这个道理吗?鲁甸的地震,大家在为死难者感到痛心的同时,我们期盼着落后农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和建设,能够成为普通老百姓的安全乐园。

鲁甸地震看漫长的民生之路
 

鲁甸地震看漫长的民生之路
 

鲁甸地震看漫长的民生之路

南鲁甸清真寺在地震中完好无损
 

鲁甸地震看漫长的民生之路
 

鲁甸地震看漫长的民生之路
 

鲁甸地震看漫长的民生之路
鲁甸地震看漫长的民生之路

1:南鲁甸200余年清真古寺经历强震完好无损(图)

鲁甸县城往东10公里的桃源回族乡拖姑村,坐落着拥有234年历史的云南省五大古寺之一——拖姑清真寺。经过鲁甸“8.03”6.5级强震后,它依然完好无损。5日,记者驱车前往该寺一探究竟。

良田环绕,树木成荫。这座由正殿、唤醒楼、无倦堂、后亭等构成的清真古寺丝毫没有破败感。

“老祖先建的,没问题,我们的房子都开裂了,它一点灰也没有掉。”正在清真寺一侧摘花椒的回族老人马应孙告诉记者,鲁甸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寺院的教拜楼曾被震歪过,但另一次地震又把它震归原位。与拖姑寺一墙之隔的马应孙家及其两个哥哥家的房子则在此次地震中受损,墙体多处开裂并部分脱落。

地震发生时,当地村民刚刚过完开斋节,学生放假。寺里教学的老师马关灿也回老家威宁去了。

“威宁离这片很近,地震的时候地动山摇,就像筛子筛东西一样,人都站不稳。”得知鲁甸地震,马关灿心想“完了。”但当他4日赶回拖姑寺时,却发现这座古老的寺庙完好无损,心里的大石头才完全放下。

礼拜时间还没到,马关灿坐在空荡的院子里晒太阳,他向记者介绍,拖姑寺的建筑完全用圆柱和横梁交接而成,卯榫环环相扣。“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钉子,十分牢靠,而我们现在的房子就没有这么牢固,甚至有些房子,外表看上去很好,实际上内里很差。”

应正马应孙的话,这座屹立在鲁甸大地上的拖姑清真寺,最近几十年里,经历过5级以上地震20余次。

傍晚6点半,记者即将离开时,诵经声响起,通过高处的喇叭向远处传去,三三两两的村民来到这里,开始了一场再平常不过的礼拜。(完)

附件2:近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已进入全部重灾乡镇救灾

截至8月4日14:00,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398人死亡(其[详细]记者5日从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了解到,截至5日1时,来自成都军区、北京军区、空军、二炮和武警部队的近万名官兵已全部到达3个重灾县13个重灾乡镇,全力展开生命搜救和转移伤员。

附件3:近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已进入全部重灾乡镇救灾 (《人民日报》(2014年08月06日01版)记者5日从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了解到,截至5日1时,来自成都军区、北京军区、空军、二炮和武警部队的近万名官兵已全部到达3个重灾县13个重灾乡镇,全力展开生命搜救和转移伤员。

鲁甸地震发生后,习主席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当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闻令而动,坚决落实习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迅速奔赴救灾一线。副总参谋长戚建国带领总部工作组于4日上午抵达灾区,现场指挥协调救灾工作。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按照统一指挥、分片负责、科学使用的原则,以鲁甸、巧家、会泽三县重灾区为主,统筹使用救灾力量。目前,解放军和武警近万人到达灾区参加抗震救灾,13支医疗队和4支防疫队已进驻13个受灾最重的乡镇。

各救灾部队把习主席“当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作为首要任务,尽最大努力搜救被埋人员。各部队到位后,以连为单位挨家挨户进行地毯式搜救,确保不留死角。各救灾部队及时与地方党委政府对接,了解需求,保证救援及时、高效、有序。截至记者发稿时,救灾部队共救出200余人、转移伤员近500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万余人、搬运物资450余吨。

附件4:云南鲁甸县6.5级地震已造成589人遇难 9人失踪

8月4日,13集团军某陆航旅已成功打通昭通至震中鲁甸龙头山空中救援通道,首批5名伤员已转出震中送往最, 中新网8月6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据云南省民政厅报告,截至8月6日10时30分初步统计,云南昭通鲁甸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9人失踪。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据云南省民政厅报告,截至8月6日10时30分初步统计,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589人死亡(鲁甸县504人、巧家县72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9人失踪(巧家县9人),2401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4.06万户12.91万间严重损坏,15.12万户46.61万间一般损坏。

此外,地震还造成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5万人受灾,72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700余户15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2800余户7000余间一般损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金阳县1.16万人受灾,近100户5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400余户2000余间一般损坏。

具体灾情正在进一步核查统计中。



责任编辑:段雅娟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