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财经> 产业经济>正文内容
  • 广州垃圾山年增10米 全民作战分类处理
  • 2014年07月17日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提要:“如果三天不处理,广州所有街道将被垃圾占领。”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今年的“垃圾处理大会”上说出这句带有《生化危机》惊悚画面感的话。

2013年以来,广州共召开3次垃圾分类处理全市性动员大会,召开5次公共咨询委员会座谈研讨会,举办8场次垃圾分类论坛,组织120多场次新闻发布会

“如果三天不处理,广州所有街道将被垃圾占领。”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今年的“垃圾处理大会”上说出这句带有《生化危机》惊悚画面感的话。

“垃圾处理大会”的全称是垃圾分类处理动员部署大会,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7月10日,在广州颇具历史意义的中山纪念堂,3000人规模的“垃圾大会”济济一堂。

广州把处理垃圾摆在了这么重要的位置,除了每年一次高规格的大会,形成垃圾分类的全流程设计,甚至由市长亲自挂帅推动垃圾分类——并非名义上的挂帅,陈建华在公开场合说,只要跟垃圾分类有关的场合,他都有求必应。事实上,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在今年的“垃圾处理大会”上,广州对已持续了两年的“垃圾大战”进行总结,也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计划和部署。每年的会议主题显示出一些不同:两年前的主题是打响垃圾攻坚战,今年则更多谈到“创建国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陈建华说,这意味着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全城总动员

“为什么要连续三年开大会?”在今年的“垃圾处理大会”上,陈建华主动解释了很多人心中可能有的疑问。

显然,垃圾围城是答案。目前,广州市垃圾总量约为1.8万吨,经分类和资源回收0.4吨后,仍有1.4万吨的垃圾进入终端处理系统,正好与广州目前垃圾实际处理能力持平。“火烧岗垃圾山每年增高10米,到明年6月,填埋场将满负荷。”陈建华说,广州再也找不到地方填埋、堆放垃圾了。

人们可能很难看到在其他哪个公开场合同时出现如此多市领导、人大、政协、纪委的一把手和各区的区委书记,市长陈建华每年都在会议做压轴发言。

“我们要打一场垃圾分类处理的‘人民战争’!”2012年的第一次“垃圾处理大会”上,陈建华说。按照以往广州垃圾增长的速度计算,如果不采取措施,广州将面临垃圾难以处理的困境。

这次的“垃圾处理大会”主要是表决心和强调“垃圾围城”的紧迫性,当然也提出了一些方向,比如提出广州市今后主要推行的垃圾分类模式:“垃圾不落地”的收运模式、厨余垃圾“专袋投放”、生活垃圾“按袋计量收费”和餐厨垃圾“集中处理”4种模式。

经过两年在部分试点小区的具体实验,今年的“垃圾处理大会”上,相比之前的理论化和零星化,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显得更加落到实处和更成系统。

比如,今年广州强调在方法上抓准“干湿分开”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两个关键点。并且,不仅强调前端的社区垃圾分类,还对之后的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进行了周全的安排。

关于主推的“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广州提出的目标是,争取到今年年底全市六成的社区实现“定时定点”。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危伟汉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将学习台北等地的模式,对分类不合格的垃圾实行拒收。

陈建华将城市固废垃圾分为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粪渣、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动物尸骸、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等7类,其中生活垃圾又分为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纸张、木材、金属、玻璃、塑料等)和不可回收垃圾等4类。

其他城市花了20年才养成习惯做到的垃圾分类,陈建华希望“依靠制度优势,大大缩短时间,在几年内就见到成效”。目标是,在全国特大城市中力争当第一个,做到“原生垃圾零填埋,回收垃圾全利用”。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广州在垃圾分类全城动员上所做的努力:2013年以来,广州共召开3次垃圾分类处理全市性动员大会,召开5次公共咨询委员会座谈研讨会,举办8场次垃圾分类论坛,组织120多场次新闻发布会。

最近的一个活动是组织万人参观垃圾填埋场、焚烧发电厂等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其中包括千余名媒体记者。

着手顶层设计

在7月10日“垃圾处理大会”之后第4天,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度体系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这被认为是广州市政府开始着手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行顶层设计。

曾有广州城管官员对媒体记者说,以前广州垃圾分类过于注重“细枝末节”的分类模式,过少关注顶层制度的制定。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建韵亦表示,目前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度体系尚未健全,目前仅有一部专门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政府规章。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建立起广州市特殊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体系。

《方案》中,确定需要纳入制度体系建设工作的项目有19个,其中新制定项目14个、修订项目4个、废止项目1个。

比如,在源头减量方面,广州将制定《广州市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意见》、《广州市落实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工作方案》。关于广州市酒店、宾馆将不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规定,广州市城管委分类管理处处长尹自永在14日的政府常务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当然,提出的是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而不是一刀切。”

在生活垃圾收费方面,将废止已经沿用12年的《关于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通告》,这则通告规定广州市户籍人口每月需交纳15元“垃圾费”,取而代之的是《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计量收费管理办法》。后者将在1年内出台,至于收费方式是按袋征收还是随水费定额征收,相关负责人表示尚在讨论中,也会进行试点看效果。

有专家认为,定额收费实施起来较为简单,但不能提供经济诱因令市民减少垃圾量。比较起来,按量(按袋)收费最可取。这种收费方式下,每个家庭会因付费而积极回收分类废物,同时减少制造垃圾。而此征费方法亦符合“污染者付费”的公平原则。

对于广州市进行顶层设计的举动,非营利性环保组织“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下称“宜居广州”)总干事巴索风云表示肯定,但他也强调“更关心顶层设计的方向是否正确。”他还指出,广州市此次推出的源头减量政策多以“鼓励”、“落实”为主,在行政强制力上存在缺陷,“相关企业在执行的时候能否真正落实,这是一个问题。”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既然是一场“全民战争”,不能总由政府唱独角戏。

7月7日,广州向全市下发《广州市创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处置利用。

这份方案中提到,要推进“城市矿产”交易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领域,推进垃圾分类促进中心、再生资源交易平台等的建设。以街道为单位创建可复制的垃圾分类运营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还将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运输。

此外,还将开放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支持多种项目建设模式,包括“政府投资企业营运、政府征地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PPP(公私合营)模式和企业自筹生产要素”等模式。并将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

“没有后端的产业链对接,任何分类都是假的,分完没有去向。” 这是由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编制的《广州市垃圾分类调研报告(2013~2014年)》(下称《调研报告》)中的一句话。

根据该《调研报告》,目前广州在玻璃、旧衣服、利乐包、木材家具等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方面存在问题。这些物资少人回收。

比如,常用于牛奶包装的利乐包有塑料膜、纸、铝等材料,回收利用较难。利乐公司曾经想在广州推动回收,但很少有个人或企业愿意去做,现在只是个别私人在回收。一方面,很多居民不清洗就扔,利乐包往往比较脏和臭;另一方面,广州原有的城市规划对再生处理企业不是很支持。曾经有一家东莞企业想在广州设点回收利乐包,结果两年都无法把牌照办下来,这家东莞企业每个月能收600吨利乐包,收集后运到浙江处理。

另外,因为玻璃比较重、利润低,处理起来难度大,同样也很少人愿意回收和处理。根据《调研报告》,广州白云区一家叫“再生宝”的企业每月回收玻璃4000~5000吨,目前满负荷运转,但已处于亏损状态。

宜居广州的团队建议,政府补贴是促进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得到回收的办法,但源头分类时不要让其受到厨余等垃圾的污染也是关键。另一方面,贯彻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提倡生产商减少包装也是可以尝试的办法。

巴索风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广州关于循环产业经济方面的规划进展较慢,而关于垃圾焚烧的规划则推动得很迅速,这令他有些担忧。“不能过度依赖焚烧,焚烧只会制约循环产业的发展,因为资源都烧光了。”



责任编辑:段雅娟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