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城公安中心化运行提升新质刑侦战斗力
- 2025年04月18日来源:连云港日报
提要:4月1日,东海县公安局山左口派出所接到市公安局侦查中心下发的在逃人员预警提示,立即组织警力对一名嫌疑人的落脚区域开展筛查,成功将其抓获。今年以来,市公安局积极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入推进刑侦部门实战化改革、中心化运行。通过融合资源力量、重塑机制流程、迭代技术手段,打造全市一体化侦查中心,全市现行命案全部快侦快破,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5.4%,持续擦亮平安港城“金色名片”。
4月1日,东海县公安局山左口派出所接到市公安局侦查中心下发的在逃人员预警提示,立即组织警力对一名嫌疑人的落脚区域开展筛查,成功将其抓获。今年以来,市公安局积极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入推进刑侦部门实战化改革、中心化运行。通过融合资源力量、重塑机制流程、迭代技术手段,打造全市一体化侦查中心,全市现行命案全部快侦快破,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5.4%,持续擦亮平安港城“金色名片”。
融合资源力量 在建实阵地上拿出“硬招”
“各组注意,准备行动!”近日,灌云县发生一起盗窃路边店案件,案发后,市公安局侦查中心立即跟进盯办,组织“合成研判战队”和“图侦鹰眼战队”精干力量研判查找,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位置,并联动灌云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成功将其抓获。
“以往,各业务警种手段资源多,但平时互动协作不强、数据共享不多,优势资源力量没有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打防质效。”侦查中心负责人马治国介绍。为了打破警种壁垒、深化信息共享,市公安局积极探索“中心+战队”“中心+专班”等组织模式,持续完善“1+2+5+N”作战架构,打造多警种深度融合的侦查中心,通过按需点将、动态调用,全时全量盯警盯案,真正实现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快速响应。今年以来,该中心累计牵头组建各类融合战队14支,协作破获刑事案件326起,智慧侦查屡屡发威。
据了解,侦查中心还专门开通热线电话,赋能基层各类突出敏感警情处置、走失人员查找等定向研判。4月1日,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群众报警“海州一女子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将情况推送侦查中心后,侦查中心在技术支撑下,迅速锁定该女子实时位置,协同海州公安分局民警将准备在河边轻生的女子救回。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基层1260次,成功救助走失人员605名。
重塑机制流程 在机制牵引上频出“实招”
“真没想到,我的电动车这么快就被追回来了!”3月12日,送儿子上学的孙先生将电动车钥匙遗忘在车上,导致其价值4000元的电动车被盗。高新公安分局花果山派出所依托民生小案快侦快破机制,在市公安局侦查中心支撑下,仅用4小时便找回了被盗车辆。
“小案”连民心,破案惠民生。今年以来,侦查中心坚持“五盯”“五必”“五快”机制,强化犯罪形式研析、线索联合查证,持续推进落实侵财犯罪快勘查、快比对、快追踪、快抓捕、快挽损工作,民生小案侦破率同比上升14.8%。
同时,该中心还建立大案牵头侦办机制,对5万元以上现行传统侵财案件、50万元以上电诈案件和时间周期长、侦办难度大、警力投入多的案件牵引支撑、精准感知,统一发起集群战役、主题式攻坚,特别是在严打海上走私犯罪方面,去年以来,成功摧毁涉走私团伙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
推进科技兴警 在数据赋能上亮出“新招”
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党委强化统筹,以“一个中心统资源、一个平台统应用、一张清单统服务”为目标,整合内部各类警种业务数据114类,接入外部数据18类、感知数据7万路,通过鉴权穿透、能力嫁接、RPA机器人赋能等方式全面接入工作平台,为基层实战单位提供点对点、伴随式赋能服务。
侦查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感知布控能力,搭建在逃人员预警模型,今年以来,累计协助抓获历年逃犯349名。该中心强化模型赋能,搭建侦查平台,研发实战模型38个,汇聚多平台侦查研判要素,实行全量案件研判、侦查、响应全部平台流转,全时间轴展现侦办进展。目前,月响应查询需求200余条、系统支持快查400余条,排出可成案、可落地线索150余条。
为了进一步以算力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侦查中心还在侦办电诈案件方面积极引入DeepSeek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学习案件侦办过程中的技战法,实现自动分析犯罪线索,落实核查人员身份、智能研判实时位置,自动生成研判报告,试点验证开展电诈案件的初侦初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