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新闻> 要闻>正文内容
  • 连云港:我市倾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乐园
  • 2023年07月05日来源:连云港日报

提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

为加强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我市发布《连云港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2—2030)》(下称《规划》)。《规划》指出,我市将构建“一湾两绿八廊多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总体布局,进一步制定“一体两翼三支撑” 的保护体系和“四个提升”的奋斗目标,明确规划内容和重点工程项目,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共同维护、创建“山海交汇生态兴”的美丽港城。

好基因成全一座生态宝库

夏日港城,郁郁葱葱。最近一段时间,我市生态环境守护者不断发现稀有物种,刷新全市生物多样性新纪录。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调查人员王明强表示,“连云港因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特色,是江苏研究动植物重要的宝库。”

这座生态宝库是如何形成的?好基因是前提。市生态环境局自然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地处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结合部,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境内海洋、低山丘陵与平原俱备,拥有农田、森林、城市、湿地和海洋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的地貌和生境承载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2018—2020年,我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记录到物种3673种(含变种、变形、栽培品种及未定名种),是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其中包括赤松、遗鸥、豹猫、松江鲈等各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93种,黑斑侧褶蛙、半蹼鹬、鳗鲡等濒危物种74种,还有水榆花楸、东方铃蟾、岩栖蝮等区域特有种80种。同时,我市拥有青头潜鸭、豹猫、黄胸鹀等55种列入《江苏省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第一批)》的保护物种,占全省的65%;猕猴、金线侧褶蛙、碧凤蝶、半蹼鹬等86种列入《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清单(第一批)》的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约占全省73%。

全方位编织一张保护网络

除了基因好,良好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成果也是因为我市多年来建立了完善的生态保护网络。

为进一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我市发布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初步建立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建立“1+2+N”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和“一湾两绿八廊多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林木覆盖率达到27%,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重点物种保护率达到90%以上,生态系统状况、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产资源不下降,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可持续利用机制基本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湾两绿八廊多点”是我市生态保护的总体布局。“一湾”即海州湾滨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两绿”即中部云台山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西部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八廊”即龙王河、青口河、新沭河、蔷薇河—临洪河、古泊善后河、通榆河、新沂河、灌河等8条河流生态廊道;“多点”即由城市公园绿地、附属绿地、湖泊水库、小型河流等组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节点网络。

“1+2+N”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即建设1个区域综合站(云台山森林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2个观测样区(临洪河口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样区、石梁河水库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样区),N个固定观测样地(下辖各区(县)筛选1—2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进行建设)。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样的系统规划引领下,到2030年,我市将充分展现出山海美、生态美、人文美的美丽生态港城。

科学识别一个个关键区域

《规划》根据我市自然条件,科学识别一个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主要包括:龙王河口、兴庄河口、青口河口、临洪河口等滨海湿地,前三岛等海岛,云台山区等山地丘陵,石梁河水库、安峰山水库等内陆湖库,新沂河、灌河、青口河等河流湿地。

同时,划定黄渤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识别即龙王河口—临洪河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前三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云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石梁河水库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埒子口—灌河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此外,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根据野大豆、半蹼鹬、震旦鸦雀、黄嘴白鹭、豹猫、四鳃鲈鱼等珍稀濒危物种分布范围,合理新建、扩大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14个湿地公园。在云台山、前三岛、青松岭等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区域设置隔离设施(围栏)、标识警示设施(标志碑、警示牌)、看护设施(瞭望塔、看护房、巡护路、连接路)等,并在该区域对目标物种现状、生境变化状况、资源变化动态和趋势开展定位监测。保护水榆花楸、流苏树、红楠、南京椴、滨海前胡等乡土植物所在的栖息地。严格保护好现有548株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设立保护标志,完善保护设施。

实践证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用“现代发条”拧紧生态环境保护闸门,才能以新框架绘出生物多样性的新美景。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