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新闻> 连云港>正文内容
  • 告别“扛罐入户” 燃气通到村里来
  • 2025年04月06日来源:连网

提要:踮脚望着家门口新埋的燃气管道标识桩,78岁的王奶奶攥紧围裙喃喃:“再也不用掐着点等送气工了。”近日,海州区朐阳街道孔望山村吴窑林场、山头片区天然气管道铺设工程主管道已全线贯通,标志着这项惠及160余户村民的民生工程进入冲刺阶段。该工程预计于今年4月整体竣工并实现通气,届时将彻底改写村民依赖瓶装液化气的历史,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踮脚望着家门口新埋的燃气管道标识桩,78岁的王奶奶攥紧围裙喃喃:“再也不用掐着点等送气工了。”近日,海州区朐阳街道孔望山村吴窑林场、山头片区天然气管道铺设工程主管道已全线贯通,标志着这项惠及160余户村民的民生工程进入冲刺阶段。该工程预计于今年4月整体竣工并实现通气,届时将彻底改写村民依赖瓶装液化气的历史,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民生需求催生工程落地

孔望山村吴窑林场、山头片区为村内人口密集区,村民多务农或外出务工。近年来瓶装液化气使用量激增,但安全隐患、经济压力与老年群体用气难题日益突出。村民刘大爷对比发现:“瓶装气一年花费约1440元,改管道燃气能省1000元。”片区留守老人占比高,换气需子女返家或雇人搬运安装,操作不当易引发泄漏风险,且送气时效与质量难以保障。海州区人大代表、孔望山村党总支书记吴生丹结合邻近孔望书苑小区已通天然气的现状,提交改造建议并获街道支持。经勘察,两片区距主管道仅百米,具备施工条件。今年初,该项目由政府引导、村民自筹方式推进,同步消除安全隐患,破解老年群体“换气难”困境。

多方合力破解“最后一公里”

燃气入户看似简单,实施过程却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从规划到落地精准破题:以孔望书苑一期为总接口,科学设计管网路径,优化管网走向,减少施工对村民生活的影响;针对管道走向争议,村委会组建调解小队逐户协调,通过“夜谈会”“田间调解”等方式化解矛盾10余起,实现施工“零障碍”;开展“燃气安全进家门”活动,通过发放手册等方式普及用气知识。目前,工程已完成主管道铺设,正在进行入户管道完善。新奥燃气项目负责人介绍:“采用高强度PE管材和智能泄漏报警系统,安全标准对标城区。”

蓝色火焰照亮乡村振兴路

尽管还未正式通气,村民已感受到变化。“看着管道一天天架设到家门口,心里踏实多了。”山头片区村民孙大爷指着院外的黄色燃气管线说,“等通了气,家里就能装上壁挂炉,取暖就方便多了。”据测算,通气后普通村民用户年均用气成本可降至300元左右,较瓶装气节省70%以上。随着施工进入倒计时,孔望山村的炊烟正悄然改变着颜色。从“扛罐入户”到“一键点火”,这场“燃气革命”不仅改写着村民的生活方式,更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孔望山村燃气入户工程是践行“民生无小事”理念的生动实践。工程的成功实施,得益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精准建言,也得益于基层干部“把板凳坐到百姓家门口”的工作作风。下一步,朐阳街道将进一步聚焦“一老一小”、人居环境等领域,书写更有温度的乡村振兴答卷。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