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区县> 开发区>正文内容
  • 开发区:打造创新策源地 建设发展“新中心”
  • 2023年10月31日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提要:创新才是硬道理。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历史上,创新贯穿了其发展的全过程,更激发这里一路奔跑、超越。39年来,市开发区在港城东部城区的山林间筑起了一座产业新城,实现了从一个普通山村到港城经济强区的跨越式发展,并逐步成为港城城市建设的重要新中心。

创新才是硬道理。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历史上,创新贯穿了其发展的全过程,更激发这里一路奔跑、超越。39年来,市开发区在港城东部城区的山林间筑起了一座产业新城,实现了从一个普通山村到港城经济强区的跨越式发展,并逐步成为港城城市建设的重要新中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驱动市开发区不断奔跑超越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回顾来路,市开发区人总结是:始终坚定不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技创新这条最关键的路子。 如今,这里拥有以高效低碳燃气轮机为代表的科研重器,人才资源总量超5万人,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计划200余人。可以说,如今市开发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充分涌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工作有序开展,正在成为港城创新创业的中心园区。

一、育强主体,构建金字塔式创新企业梯队。

39年前,从市区一路往东,就是成片的郁郁葱葱的群山。当时,谁也不会想到,39年后,在这片土地之上会崛起连云港城市新中心。

蝶变,就在创新中孕育。2009年,市开发区与中科院设立了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基地;2010年,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立;2023年,连云港中华药港企业服务中心正式开业……

这些创新平台落地,让市开发区逐步成为港城的创新热土:一大批高层次人才被“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营商环境吸引,在港城创新创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走向全国和世界。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一过程中,港城形成了以恒瑞等药企为代表的医药板块、以中复神鹰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板块、以先导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以及以中复连众为代表的高端装备板块,这些创新创业力量,成为市开发区产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

2010年,韩江龙在市开发区创立了专业从事制造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特种器件、LED支架等电子封装材料的华海诚科,如今该企业已经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2023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

比韩江龙晚7年,童梓权也带着技术只身一人来到市开发区,帮助诺泰生物从一家传统原料药企业变为多肽药物及小分子药研发企业。2021年5月,诺泰生物在上海交易所上市。

构筑在创新驱动理念之上的良好营商环境,让市开发区就像一块“磁石”,吸引了一批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上下游生态企业集聚;而龙头企业的人才溢出效应,更是让这里培育了一批创新企业。

经过多年的引育,连云港已初步建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金字塔式创新企业梯队。

现在,从市区一路往北,沿线集聚着豪森药业、诺泰生物、中复神鹰、中复连众等知名企业。

企业创新体系也逐步建构。目前,市开发区共有国家高科技型中小企业204家;累计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

二、布局“重器”,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进。大科学装置作为支撑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大科学装置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市开发区牢牢把握住了这一趋势,落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全市科研“重器”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港城众多的科研平台,市开发区一地就拥有众多金字招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花果山医学中心……

江苏为数不多的国家大科学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也在市开发区,今年有望建成。

与39年前创新驱动起步阶段不同,此时的市开发区进行的是有组织的科技创新。以大科学装置为例,这是历史赋予市开发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进行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作为全市园区中少数设有科技局的园区,市开发区深切地明白今天的投入就是为了明天的产出。市开发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科研平台与模式创新、应用创新最大的不同,是其背后有大团队、大投入和大服务来支撑。这意味着不能仅依靠市场力量,而是需要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相互支撑。

当前,市开发区正以超常规力度推进科研重器提速建设,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以“国之重器”集聚优势实现创新策源能力新突破,打通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

不仅着眼于未来,面对当下,市开发区也有着清晰的目标:建设港城创新经济的承载区。

回顾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发展,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创新经济中的高新技术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其不仅具有创新的热情,还具备创新的实力和支撑力。

以恒瑞医药为例,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292亿元,位居全国医药行业前列。企业在连云港、上海、美国和欧洲等地设立14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团队达5000余人。目前,企业已有13款自研创新药、2款引进创新药获批上市,另有8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27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研发成果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中复连众研发的船用风帆成为低碳时代物流新的发展利器;神鹰碳纤维正在大飞机生产线试用;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参与国内首款生物基氨纶新产品开发……

这些案例都让人们看到当下市开发区创新的精彩。

三、“沿途下蛋”,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科研重器实现从0到1的创新,但关键是让这个创新走向火热的生产现场,才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的正向循环。

这条从1到N的道路,并不比从0到1轻松。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市开发区构建了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高效补充的区域创新体系,让科研侧和企业侧、市场侧有效互补,打造平台支撑、中介服务、园区落地、金融赋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为激发各方主体高水平创造科技成果和高效率就地转化的积极性,市开发区突出政策引领,谋划一系列的科技政策措施,激发成果转化热情。

市开发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自2020年以来,市开发区财政局推进发放企业科技创新奖补资金累计超2亿元,科技创新奖补资金连续3年增长,扶持奖补企业超1000家。截至目前,市开发区财政局已下达2023年度科技计划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学研计划立项、科技成果转化等。

市开发区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道路,从服务初创企业提升到培育新经济源头,不断加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科技部门积极协同财政部门、金融机构等单位,通过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低息“科技贷款”;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苏科贷”贷款等,帮助企业解决抵押物不足、融资成本高问题。今年以来,该区发布融资需求304笔,取得授信215笔,帮助企业新增授信8.16亿元。

与此同时,该区还积极开展上市服务,加速企业发展步伐。通过宣传发动等培育一批企业上市,主动帮助拟上市企业协调化解历史矛盾、产权关系等问题,切实提高企业上市效率,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今年以来,华海诚科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6.3亿元,丰和印务等8家公司在江苏股交中心挂牌,企业发展提速。

锚定科技创新这条路子,市开发区正大步前行。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最大属性的城市新中心,正在港城主城区东部崛起。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