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云中专实训基地一期投用
- 2025年07月25日来源:连云港日报
提要:7月的骄阳透过实训基地的玻璃窗,洒在锃亮的数控车床上,清晰映出学生们日常实训时留下的操作痕迹。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的加工制造实训基地里,机电工程部主任赵飞正带领着笔者参观刚投用的一期工程,他指着整齐排列的设备介绍:“这是我们南北共建的一期成果,实训基地完全按照现代制造业标准建设,所有设备都已调试到位并投入使用,学生们在这里能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操演练的全流程训练。”
7月的骄阳透过实训基地的玻璃窗,洒在锃亮的数控车床上,清晰映出学生们日常实训时留下的操作痕迹。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的加工制造实训基地里,机电工程部主任赵飞正带领着笔者参观刚投用的一期工程,他指着整齐排列的设备介绍:“这是我们南北共建的一期成果,实训基地完全按照现代制造业标准建设,所有设备都已调试到位并投入使用,学生们在这里能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操演练的全流程训练。”
作为江苏省优质专业(机械加工技术)项目的核心载体,这个实训基地可以有效地精准对接灌云县“中国旋耕机之都”和连云港市“江苏沿海造船化工基地”两大产业定位。其一期投资190万元,主要用于学校设备更新与升级。赵飞介绍,此次升级计划涵盖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智能制造设备,并对学校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进行了提档,努力打造涵盖“教学做评考”全链条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实训基地七大功能区科学布局,构建起“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在虚拟仿真实训区,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数控加工模拟界面,学生们通过三维建模、工艺编程等模块化训练,完成从图纸设计到虚拟加工的完整流程。赵飞指着屏幕解释,“学生只有通过仿真系统的自动评分考核,才能获得真实设备操作资格”。与之相邻的工具钳工实训区采用“六边形岛式”布局,每个工位配备精密平口钳、数显卡尺等专业工具,“学生们就‘泡’在这里,练锉削、做工件,一天的实训课连轴转。”
在数控车削实训区核心区域,2台崭新的数控车床格外醒目。“这是今年新引进的,身后的是已用多年的12台数控车床。”赵飞说,“加上原有的36台普通车床,现在形成了‘36+14’的阶梯式实训设备群。”实训周里,数控、机械加工等专业的学生分小组通过“递进”的教学模式,上午在理论教室听指导教师讲任务要求,下午到虚拟仿真室完成程序验证,最后进入实操环节。每个学期4至5周的集中实训,可以让学生从读图识图、工艺设计到成品加工,完整经历现代制造全流程。这种“理论—虚拟—实操”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
校企协同是该基地最鲜明的特色,也是突出亮点。副校长程亦雷特别介绍了与罡阳轴研科技(灌云)共建的“罡阳订单班”项目,“这个校企共建的特色班级,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学生完成基地实训考核后,可直接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目前已有4名优秀毕业生通过‘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通道,顺利成为企业正式员工。”他进一步解释道。
“这个实训基地不仅超越了传统教学场所的范畴,更是服务地方产业的人才‘孵化器’。”程亦雷说。作为灌云县装备制造产业的人才培养中坚力量,基地与罡阳轴研科技(灌云)、振江轨道交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构建了“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人才供给体系。数据显示,基地每年向合作企业定向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余名,每年开展职业技能认定超100人次。